曾国藩传 第十章 23.12.17/18
每天早晨5:00-6:00分享读书笔记,今日分享曾国藩传第二卷第十章。欢迎关注,更多好书笔记与君共享。
第十章 与何桂清的恩怨纠葛
1. 成为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在攻打安庆的过程中,曾国藩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两江总督的任命。
清代的两江总督是唯一统辖三省的总督:江苏,江西和安徽。明代的江苏和安徽是一个省,叫江南省,两江地区正当中国南北之接合部,在军事上十分重要,经济上更举足轻重。
曾国藩之所以顺利拿下关键的战略据点安庆,即与他得到总督之位有关,能调动各种资源有关。胡林翼生前说,曾国藩获得此位,是天下大局真正转机之始。
2. 慈禧与奕诉发动宫廷政变
咸丰突然去世,继位的是载淳年仅六岁,咸丰死前安排了以肃顺为核心的八位顾命大臣辅佐载淳,肃顺是湘军集团的坚定支持者。因此对曾国藩非常有利。但咸丰留下来的权力结构是极不稳定的,八位大臣中没有自己的亲弟弟恭亲王奕诉,显然是极不正常的。胡林翼死前预测中枢必将发生非常之变故,而曾国藩也这样想,事实证明,胡林翼预测是正确的,在咸丰去世不到两个月,太后慈禧和恭亲王奕诉联手发生宫廷政变,肃顺等三位赞囊大臣被诛。曾国藩得知后,非常惶恐,因为谁都知道曾国藩是肃顺这条线上的人。但是,出乎意料之外,曾国藩的权位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进一步提升,统辖三省,还增加浙江全省军务,一总督而节制四省,是清朝都是前所未见之事。
慈禧和奕诉的组合,比咸丰要明智。之所以重用曾国藩,这与曾国藩“不结交京中权贵”的原则有关,曾国藩表示谦抑,上疏辞谢节制四省,而新班子也看出曾国藩军事才能,另一方面,能公忠体国,这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给曾国藩大权的。
3. 清除何桂清集团党羽
曾国藩因此进入了在官场上境遇最顺德一个时期。 两江加上浙江这四省是曾国藩的对手何桂清经营多年的地盘,四省许多重要职务都在何桂清嫡系手中。在收复安庆之前,曾国藩只把江西和安徽巡抚换成了自己人,江苏巡抚和浙江巡抚还何桂清的嫡系手中。现在,他可以借助朝廷对自己的充分信任,清除何桂清集团的残余势力。
要清除的第一个人,是浙江巡抚王有龄。王有龄是何桂清的死党,与何桂清早年相识,把王有龄提拔为布政使后,还计划把他安排为浙江巡抚,但那时胡林翼把罗遵殿出任浙江巡抚。浙江是筹响重地,所以要筹划并找机会拿回浙江巡抚之职,所以在太平天国破江南大营的时候,何桂清指示张玉良和王有龄不必及时救援,导致罗遵殿在杭州城陷后自杀。何桂清、王有龄的计划成功实现,从湘系手中夺取了浙江地盘,他们在罗遵殿的恤典上大做文章,羞辱湘系人马,唆使御史奏参罗遵殿守城无方,撤销了罗遵殿的恤典。曾国藩和胡林翼怀恨在心,湘系与何桂清集团为了争夺浙江结下了深仇大恨。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李秀成再围杭州,王有龄尝到了无援兵的苦,他连向朝廷告急求援,清政府命令曾国藩设法解围杭州,但曾国藩看准了这是为罗遵殿报仇雪恨,夺取浙江地方政权的绝好机会,于是他写信给左宗棠不必急于进兵,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1861年11月底,王有龄和罗遵殿一样,穷蹙自杀。
曾国藩达到了铲除何桂清集团在浙江势力的目的。1861年11月底,清政府接受曾国藩的推荐,以左宗棠为浙江巡抚。当初王有龄以罗遵殿“一筹莫展,贻误生民",建议朝廷撤销了罗遵殿的恤典,而后来王有龄也一字不差地重蹈覆辙罗遵殿的覆辙。但曾国藩却宽容大度,请求清政府对他照例”赐恤”,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罗遵殿昭雪冤抑,请求清政府对罗遵殿“从优赐恤”。报复完了王有龄,曾国藩又收拾了何桂清的另一个嫡系,江苏巡抚薛焕。薛焕和王有龄一样,都是工巧之人,1860年江南大营崩溃,太平军进攻常州之时,帮助何桂清创造合适借口进行弃城逃走。1861年十月,太平军进攻上海,曾国藩李鸿章创建淮军前往上海,然后上奏,指责薛焕不称江苏巡抚之职,要求替换成李鸿章。1862年三月,清廷正式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
在拿下薛焕之后,曾国藩又把报复目标对准了何桂清。李鸿章就任江苏巡抚后,立即拿着恭亲王奕诉的命令,与上海租界巡捕房洽谈,逮捕了藏在租界内的何桂清,解送北京。但何桂清非常精通潜规则的人,被捕以前,已经疏通了各路上的关卡。入京后,祁寓藻已经重新出山,再掌大权,他一马当先,为营救何桂清上奏,言词间是把斩立决争取到斩监候,然后再活动减轻。但曾国藩在京耳目很多,也掌握很多何桂清的罪证,经过上奏,清政府把何桂清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