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压力和人格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九儿
情境压力和人格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听说过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乾德元年(963年)春天,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罗彦环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部下们说“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己定,谁敢复有异心。”太祖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将领谢恩:“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让他们放弃兵权,建议“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第二天,各位大臣就称病请求辞职,宋太祖一一诏准。

当情景压力越大,或者情境压力很小的时候,人们的人格特质的表现、心理行为的表现是很稳定的,但就是在情境的压力不大不小的时候,人格是最不稳定的,这个时候的人是不靠谱的。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就会有一些麻烦,比如地震的那一刹那,大家的压力都很大;战争的时候大家压力也都很大。在我们国家的解放初期,当时的和国家领导层压力都很大,所以那时的人们和现在的人比较起来,他们就会显得非常诚实可靠,而现在社会的人很多时候觉得不靠谱,再比如凡是经济条件发展比较好的地方的人(仅限于中国大陆),人与人之间相对更加不信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缺失。

情境压力和人格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回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石守信、高怀德、罗彦环等一干将领,都是跟着宋太祖打天下的忠贞不渝的死党,在推翻唐朝末期的战争时期,大家都为了帮助赵匡胤黄袍加身而努力奋斗,可想而知他们当时的压力都非常大,所以人格特质就很稳定,大家为了一个目标而浴血奋战,没人斤斤计较。可是到了赵匡胤真正的黄袍加身,大家的压力就不大不小,于是人格特质就会非常不稳定,有的人就会想,我在战争中不顾生死,帮着皇上拿到天下等等等等,我是不是应该如何如何呢?私欲开始膨胀,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麻烦事。宋太祖一句: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表明了他对此事的担心,于是他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聪明的宋太祖,聪明的诸位大臣!

人与人之间互相互提防,反而像那些乡村或者经济部发不发达的地方的那些人,反倒是很纯朴、很靠谱、很可靠。有的人会说:在国外发达国家,国家的人们也很悠闲啊,那是因为在那样的情景下,那些人的压力很小。那么在中国,大家的生存压力都处在不大不小的状态,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最大的,这个阶段是最不稳定,不靠谱儿的。再比如大家一起打天下,创业的时候,大家拧成一股绳,人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的人格特质都很稳定可靠,等创业成功以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当初最好的战友最后都会分道扬镳,为什么呢?打天下的时候大家压力都很大,刚创业成功以后压力不大不小,这时候人们便各怀心事,各人算各人的小算盘。

这也就是说,情境和人格特质之间有一种关系,在压力特别大和特别小的时候,人格特质维持稳定,就在不大不小的时候,人格特质的变异性,或者说不确定性更大,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说,评定一个地方的人的好与坏。就是在压力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时候,大家的人格相对稳定,在经济繁荣压力不大不小的时候,人格就会出现不稳定性。

情境压力和人格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