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闻思

阿知仁波切:关于空性智慧的开示……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31人  97b3ffd05784
阿知仁波切:关于空性智慧的开示……

弟子:我觉得我不是很喜欢观想,恳请师父讲一下法身、报身、化身,然后为什么要好好观想报身?

上师:如果说你不喜欢观想,就不用观想,你就好好地禅修。禅修时,心静不下来的时候,分析一下,是哪方面静不下来?问题出在哪?刚才说的,是能缘还是所缘?如果是所缘,就分析所缘。必须要分析,这样的话会死心。比如说,我很喜欢的一个东西不见了,我心里肯定老是挂念着它,但如果它是掉地上摔碎了,把碎片给我看了,我不就死心了吗?再想也没有用了,已经碎了。一样的,如果无法让心静下来,你就分析它:心到底是在还是不在?在的话,在哪里?怎么在?《大鹏翅力》里面我讲得非常清楚,用这个方法来思维,思维了,就安住,不是一次,要反复这样练。次数多了,肯定就不会再想了,障碍完全会消除,就跟刚刚说的死心了一样。

上师:安住的时候,什么是所缘?什么是能缘?

弟子:问我们吗?

上师:对啊,你们可以问我,我也可以问你们啊。(众笑)

弟子:目标物是所缘,心是能缘。

上师:好,心是能缘,心在哪?心有没有?

弟子:这个有点复杂。

上师:正因为复杂,所以就要知道呀。心有没有?

弟子:既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如果说有,它没有来处,没有住处,没有去处,也没有颜色形状。如果说它没有,我们的疼痛、情绪,又是谁来感受呢?心,显现上应该有。

上师:什么叫做显现呢?

弟子:就是我们能感知到的一切事物。

上师:感知上的事物是心吗?

弟子:不是。

上师:这样的话,哪个是心呢?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现相,什么是实相,怎么通俗易懂来讲一讲,心有还是没有?

弟子:因缘聚合的时候有。比如我有眼睛,刚好也有个东西在,然后我看到这个东西在,这个时候心就有了。

上师:你现在用眼睛这么看着我,看得见我吗?

弟子:看得见您的显现。

上师:我的显现是哪个?

弟子:就是您的颜色和形状。

上师:颜色和形状是我吗?你看不看得到我呢?

弟子:颜色和形状不是您。看不到您,只看得到您的颜色和形状。

上师:是我的颜色和形状吗?

弟子:不是。

上师:那是谁的颜色和形状,是别人的颜色和形状吗?

弟子:应该是眼识和眼根所辨识出来的。

上师:说得对,但刚刚你的回答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一个是从眼识和眼根的角度来说,一个是从看不看得见的角度来说。

弟子:应该是您有颜色和形状,但您不是颜色和形状。

上师:连我都没有,还有颜色和形状吗?

弟子:在当下看到这一刻的显现上有。

上师:如果当下这一刻有我的话,应该是过去将来都有我。当下有我吗?

弟子:显现上有,但本质上没有。

上师:显现上哪个是我呢?我在哪?

弟子:显现上您就在我面前呀。

上师:坐在你面前的是我吗?

弟子:坐在我面前的不是您,但显现上是。

上师笑:好,从刚开始的原本上来说,心有还是没有?

弟子:显现上有,实际上没有。

上师:为什么?

弟子:如果说心有的话,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形状,找不出一个具体的东西来。比如这个杯子,我们找得到,但心找不到,它是一个实有的物体,所以不能说它有。但如果说它没有,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疼痛、快乐,这些都是通过心来感知的,所以不能说它没有。

上师:好,这样说也是很对的,但这是书上的话,不是自己的感受。你刚才摸了这个杯子,杯子能摸得到吗?

弟子:能有摸到的这个触觉。

上师:这个触觉是杯子吗?

弟子:不是。

上师:那是什么?

弟子:是我的一个感受。

上师:这样的话你摸到杯子了吗?

弟子:当我触摸到它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比如说粗糙的感觉。

上师:大家好好想一想。杯子是可以摸得到的,但摸到的不是杯子,只是杯子的一种特点。杯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它有摸得到的触觉,有看得见的视觉,有闻得到的嗅觉,有吃下去的味觉(把杯子吃下去也有味道),有听得见的听觉(我们现在听不见杯子的声音,但不能证明它没有声音,只是太细微,我们听不到而已),杯子有很多特点。其中一个是触觉,但是触觉不能说就是杯子。当我们的五根和它的特点接触的时候,就可以摸得到它的特色,但不是它。这个杯子不是空性的吗?摸不到杯子,但是杯子的特点摸得到。这不是心来摸的,是五根,身体、触觉来摸到的。

摸到的是什么感觉,不是由五根来感受到的,它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第六意识来分析,摸到的东西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或者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等,通过这样的分析以后,感觉得到它是一个杯子。我们一定要抓住根本来分析,不相关的东西不要掺杂进来,否则思维就错乱了。我问的是什么,你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问题来回答。

弟子:意思就是我们的五根接触到外界后,会有一个感受,这个感受经过第六意识的分别以后,才会产生相应的感觉。

上师:不是感觉,感觉和分别不一样。假如我的眼睛看你,通过思维会知道我看不见你,我看见的是你身体的颜色和形状(眼睛有这个功能)。这是通过眼根和眼识的结合来看的。如果眼根出问题了,眼识在,是看不见的;如果眼根在,眼识不在了,也看不见,这个必须要知道。如果单独一个眼根能看得见的话,人死后成尸体时,也看得见,尸体的眼根还在,但是眼识没有了。如果只有眼识就看得见的话,那盲人也还是看得见。从概念的角度来说,眼根和眼识都没有问题的话,这两个结合的时候,就看得见颜色和形状。

这两个哪个更重要呢?眼识更重要,眼根就是眼识的工具。假如很远的地方我的眼睛看不清楚,拿一个望远镜就可以看得清楚,望远镜是帮助眼睛看清楚的工具,不是眼睛是望远镜的工具,这个要清楚。眼识是主要的,眼根是眼识看见的工具。这两个需要结合,望远镜在,眼睛不在的话,看不见;眼睛在,望远镜不在,也看不见。我们说因缘和合,眼睛是因,望远镜是缘;眼识是因,眼根是缘,因缘和合的时候才看得见。

但只是看得见而已,眼睛完全判断不了是不是你,它没有这个能力。当眼识的信息传到第六意识,是第六意识来分别这是谁,是漂亮还是不漂亮,或者其他的什么,是第六意识来分别。分别和感觉不一样。拿视觉举例来说,漂亮或者不漂亮,好看或者难看,这些是分别;看到后舒服或者不舒服,高兴或者不高兴,这些是感觉。感觉,是心来感觉的;分别,是第六意识来分别的;看,是眼睛来看的。触觉、听觉、嗅觉,都可以这样来分析。

弟子:这个感觉也算是所观的心吗?

上师:现在我们要知道,哪一个是缘,哪一个是因。因缘也是相对来说的,没有绝对的因和缘,有时候因变成缘,缘变成因。因果是不虚的,但是因不可能永远是因,没有一个绝对的因,或一个绝对的果。为什么呢?从果的角度来说,它是因,从因的角度来说,它是果,它们是相对的。

自行化他,无非佛道,故是行一。

此四句是颂行一。未来诸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其本誓愿,亦如过去佛一样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机会闻法的人,共同证得此一乘佛道。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