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阅读、写作经验交流谈写作丨纸上电台

彼岸晓吾老师:如何寻找自己的写作之路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39人  秋青

听完晓吾老师的课,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反反复复听了三遍,但还是百听不厌,它像一则精悍隽永的故事,总能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01

如果非要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这三点最让我心旌摇曳。

晓吾老师的演讲稿写得很流畅,一气呵成,故事感强,引人入胜,文字不仅优美动人,还活泼可爱,可读性强,再加上晓吾老师亲切柔美的声音,可听性更强了。

再者,晓吾老师的人生阅历让我备受鼓舞,尤其是在她决定放弃稳定工作外出打工和赴美留学的两段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勇气和生命力顽强对于一个女性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厚度。

三是有感于晓吾老师“不着痕迹,出其不意”的讲故事能力。前部分的讲解我以为只是晓吾老师的自我介绍,后来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的成长故事,它更多地是为了抛砖引玉,引出今晚的课题——《在写作的路上寻找自己》。

02

接着谈谈晓吾老师这次课程给我带来哪些启发。

人一定要找到自我。没有自我的人,注定一辈子终将碌碌无为,抱憾而终。

晓吾老师将大多数平庸的我们比喻成一堆干草,把我们身体里蕴藏的伟大潜能的种子比喻成放大镜,只有在找到自己那个放大镜,我们每个人才有被点燃的可能。

怎么找自我?分三步走。

第一步找到自己写作的偶像,研究偶像的作品、生平、创作经历,从而找到自己和他的契合点和相似度,比如自己的某种成长经历、性格、喜好比较接近。

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他,什么东西最打动你,从而初步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所要达到的地方。

时空虽不同,但大家所要面对的问题都是共通的。而且每个成功的作家无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如王安忆师从香港作家李碧华,玛格丽特·杜拉斯效仿法国作家儒勒·米什莱,华人作家李翊云钟爱爱尔兰作家威廉·特雷弗。

第二步通过自我考核,倒逼自我成长。

比如你在看到偶像写过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你可以也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写完之后,与偶像对比,找到自己的短板。是思想深度浅薄,还是语言拖沓,或是人物形象刻板?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升写作能力。

华人作家李翊云说过,写作最重要的不是练习写作,而是读懂一本书,吃透一个作家的精神。

晓吾老师的总结也说得很精妙,如果你只是单纯地追求写多少字,那么你再多只是一个码字工,而当你吃透一个作家,你拿到的将是一本武林秘籍。

第三步是了解自己写作的上线,并全力触线。晓吾老师从哲学的角度介绍了一个评判标准,从神、智、气、识上判定一个人的写作天赋。神指一个人的精神、品格、心灵,智是智商、领悟能力,气是天赋、才能,识指知识、眼界。每个人可以根据各项25分的比例来算算自己四项的总分,它就是你写作的上线。

写作者归途分为两种:一种是写手,别人需要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一种是作家,自己内心有很多话要说,不写出来你会憋着难受。如果你天赋足够,你就当个作家;天赋不够,当个写手也不错。

当你知道你要去往何方,那么剩下的就是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千万不要心浮气躁,浅尝辄止。

03

演讲最后,晓吾老师又给我们总结了优秀写作者的四大品质:独立思考,有趣,初心不改,对准平台、笔友、编辑。由于时间原因,老师不能一一展开叙述,但独立思考对于写作者重要性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们总是倾向于被社会浪潮裹挟着前行,极少数人遵循自己的内心,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让自己成为自己,不受外界的影响。

晓吾老师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当下写作变现的井喷现象,说这个时代写作就像火山爆发,激起了冲天热浪,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刺眼的火光,并纷纷乱涌而入,却很少人分析背后的原因以及预见火山总有停息的时刻。

在现在这个社会,没有独立思考,你就很快被信息和欲望所淹没。

最后的最后,我相信晓吾说的一句话,“世上很多事其实是人的问题,人对了,事就对了”,而来到简书,遇见那么多优秀的老师,见识那么多出色的笔友,让踽踽独行的我甚感欣慰。我虽只是零星半点的火光,但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变成一轮太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