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乡党篇(24)|孔子的生活细节体现仁义道德

2025-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晓丽优雅

[原文]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译文]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关系很密切,也要改变态度,表现出哀伤。看见当官的人和盲人,即使是平常相见,也很有礼貌。孔子在车上,看见穿丧服的人,就用手扶着车前横木,表示哀戚之情。看见有背负着国家图籍的人,也手扶横木表示敬意。有丰盛的酒席,一定神色庄重表示谢意。遇到疾风暴雨一定改变平常神态(以示对上天的敬畏和对民众的体恤)。

[解读]

齐衰(zī cuī):指丧服。

狎:亲近的意思。

瞽者:盲人,指乐师。

亵:常见、熟悉。

凶服:丧服。

式:是车前的横木,古人乘车,是站在车上,路上遇到需要致敬的,就手扶在那横木上,俯身致敬,这就叫式。

作:站起来。

通过这几个情景,可以感受到孔夫子以自己的心与形,在与服丧者、官员、残疾人、公务人员、宴请者、天地的沟通往来。

反复回味这几个场景,都是平日里每个人经常遇到的。再悉心揣摩,发现孔夫子的容貌之变,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

这些生活细节并非孔子逢场作戏,矫揉造作,而是诚意正心、戒慎敬畏之自然流露。

[读后启示]

小细节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和素质,我们在生活中要多注意一下细微之处,礼貌待人、谦卑做人。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从细微处着手提升自身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做到语言和行为相符。

情商是指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沟通、理解、情绪控制等。提高自己的情商,学会换位思考。

加强自己的学习,从细微处入手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