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收获

2023-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兰参can

    患得患失中,会失去当下。

    昨晚还是在孩子还没睡时,近十二点时候,醒来了,刚好又把日更发了。随后就却牵挂起白天的工作,导致没有了睡意。今天的精神就不足了。

    不过,这些都不用再理会。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反省之后改变就好,不要纠结,做好这一刻就好了。

    雪师前两天连续在飞机上二十几个小时,今天早上恢复了直播。老师在飞机上时候,一直在看书。

    今天老师分享了他在美国迈阿密书展的见闻。提到最近的中美关系变好的趋势,最近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这样对两国人民是最好的。同时,提到过去美国有恩于中国的一些事。比如,美国对抗日战争的结束起了关键的作用。过去曾帮助过我们的那些美国士兵,想到他们,心中油然而生的尊重和敬意。听到老师提到的事,对他们充满了欣赏,他们代表了美国人的优秀的品质。想到美国人的乐观开朗、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以及崇尚英雄主义的一种印象。

  几千名士兵牺牲了,为了异国他乡的和平,听到这件事,心中充满感恩。铭记那些英雄,他们的精神永世长存。我们不会忘记危难时候的援助之手的恩情。记恩,向往和平。虽是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人类同胞,只要有互助的情谊,就是兄弟手足。普世的爱是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的。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期望。

    虽然美国文化有它不好的地方,但某些政客不能代表人民。我们应该多看多学习他们的群体中优秀的品质。过多的抓住某人令人诟病的事,抓住那些本不值得关注的点,或者仅抱有敌意,一概否定和拒绝并没有意义。理性的批判的同时,也要对其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闪光点以欣赏和肯定。中国人对美国人,美国人对中国人,在某些群体中可能都有这种情形。但那些都是过去了。

  同时,有许多有识之士的汇聚于文化与科学的殿堂,以平等之心,互相参学和交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互相学习,实践文化共融,共同为世界创造和平去努力。人文与科学,本应是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不分肤色。

  学习他们的优秀,不是崇洋媚外。我们的自信,源于自身深厚的文化的根基,而我们要找回文化之根,传承,并利益世界,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从世界整体角度去看我们自己,会看到我们能给世界贡献什么样的有益营养。每个文化载体,生长于中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并实践文化的核心,拥有智慧和爱,让自己成为合格的文化载体,去利益世界,利益他人。用文化中大爱、大善、大美和智慧的优秀基因,给世界注入安宁祥和的力量,这是东方哲学的使命。

  责任感,源于内心的爱,不是一种彰显和自我标榜。是归于平淡的日常,责任与爱,也不一定是要轰轰烈烈的有什么嘉奖和头衔,它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选择。有一份文化的使命和担当,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不是他人。有时一个个体的优秀品质,会代表整个民族的力量而影响世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和做事的点滴,言行的点滴中,平常心,平常事。构成一个人的生命的就是他的思想和行为。

文化是永恒的主题,
读书是信仰的方式;
修行是行为的利众,
破执是当下的关怀。
远离宗教迷信,
弘扬传统文化;
倡导读书习惯,
改善生命质量,
重铸人格,
贡献社会。
              ---雪漠

    雪漠老师和志愿者们,仍然是每人托运两大行李箱,满满的书,超重了,就把水果丢下。书是最重要的。这些书一部分是要捐的。这次带了很多《中华文明》《世界文学》杂志,这两套杂志特别有文化研究价值,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化。

  迈阿密书展,火爆现场,这与法兰克福书展不同的是,这里书展就是买书卖书。众多的读者,大部分都是中学生大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原先说美国人不读书,并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孩子们喜欢读书,不是为考试,他们是为自己的兴趣而读书,他们是喜欢创新的群体。美国人的特点,特别务实,注重创新。他们的孩子用培养创造力武装自己。而我们可能更关注升学考试,工作等生存性的目标。马斯克肯定是喜欢他所做的事的,比尔盖茨也是如此,他们都会对他们所做的事首先是有很大兴趣的,因此他们对探索事物,和创新尝试有巨大的热情,会持续地从事自己热爱的事并为实现梦想快乐地付出努力,享受创新和创造的过程。

  我们的教育,缺少一种创新精神,缺少对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视。他们的孩子大多都在玩ChatGPT,因此他们有一种科技的前沿的眼光,开放的视野。在读书选择上,也会有个性化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他们并不热衷于记住某些知识,而是综合使用工具,并不断创新与创造。这是他们的文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到了迈阿密一个普通的酒店,发现房间里竟然没有床,后来发现原来床在墙上,需要睡觉的时候放下来就可,而平时,就镶嵌在墙上,上面摆着简单且独具美感的创意品。创意无处不在。从这些细节上,就能发现他们和我们的不同之处。

  世界上许多先进前沿的书籍,百分之九十多以上都是英文书,且没有翻译。所以,英文不仅是学一种语言而已,也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多一种思维方式,拥有一种开放的思想,一种学习和吸取不同营养的进步的态度。热衷于科幻和科技,探索未知。

  我们的书展展位也是非常火爆,雪师的英文版书籍《西夏咒》和《沙漠的女儿》非常受欢迎。一个十几岁的美国女孩,特别喜欢《西夏咒》,因为刷卡刷不了,就向别人借钱买这本书。在志愿者老师讲解书中的故事的时候,他们会很认真的听。美国的年轻孩子对中国元素特别的感兴趣,有很大的热情。对他们来说,遇到喜欢的书,表现出特别热情,欣喜。雪漠作品遇到美国人的热情,产生了文化交流碰撞的火花。迈阿密书展的特点就是年轻人的热情和欢快为书展增添不少欢乐。特别开心。

  美国的翻译家葛浩文先生,八十多岁的高龄。仍然处于一种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每天工作,读书和锻炼身体,拒绝一切应酬。学习使人变得年轻。学习不是某个阶段的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是适应这个时代,并能让人受益,有一种活得很好的状态。

  的确,我们身体里陈旧的细胞需要更新,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持续的输入新的能量。我们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需要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个当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

  现在特别享受的是,最近会经常读朋友们的日更文章还有明空老师的寓言故事系列的文章和《大学》心解,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划线标记,顺便分享朋友圈。特别欣赏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文章中的精粹集锦,有许多特别认可的点,读了很受益。

  特别喜欢明空如月老师写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太棒了,老师是写给孩子们的,非常简单易读的故事,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平易的语言充满智慧,启发心灵。我为啥会这样喜欢呢,应该是因为心越来越接近孩子的简单了吧。而且,我越来越喜欢读明空如月老师的文章了。以前可能读不进很多的,现在特别享受阅读,慢慢地,懂得欣赏学习了。

  不要以为寓言故事是写给孩子们的,大人不适合读。相反,我觉得特别适合。而且适合亲子共读。它们能让你回到童年的视角,体验一切。最重要的是寓言中的智慧。小故事,有大智慧。如果明空老师出寓言故事系列的书,我一定会买给自己的孩子读的。因为我知道那是好书。

    有时候会看到明空老师很多年前的文章,以及与朋友交谈的记录,那时候的境界我觉得已经非同凡响。明空老师是真的让你初认识他的时候,只知道特别谦和,让人觉得很舒服,没有一点点的傲气,没有任何要表现自己才能的心,就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但是,从他的文章中慢慢发不断地给人惊喜和启发。一个词形容老师,很恰当,就是深藏不露。而且老师也在持续地成长,学习,他读了许许多多的书,进行智慧修炼许多年,见识超迈,智慧运用自如。我离老师还有特别特别远的距离,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之前雪漠老师特别赞赏的一篇文章就是明空如月老师写的,雪师给予特别的肯定和赞赏。明空老师,提了一些很了不起的主意。对他的见识,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中窥见一二。他写了许多让人受益的文章。许多优秀的作品,帮助我们成长。推荐多读明空老师的作品。非常有系统性,有智慧,有独特的创新,特别丰富而有内涵的佳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