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身清凉 心飞扬


小 暑
2020年7月6日
庚子年五月十六
23:00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


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湿热最重的时候,
所以要注意防湿,
对于人体,湿气和津液虽然都是
喝进来水液产生的,
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津液是对人体有用的水,
而湿气是对人体有害的废水,
怎么能让我们喝进身体里的水
尽可能变成津液,而不是湿气呢?
关键是保护好脾胃的运化功能,
因为脾胃就像把水转变成津液的魔术师,
能力越强,转变得越多,
能力越弱,转变得越少,
那些转变不了的水液
只能成为没用的痰湿水饮了。
脾胃最怕凉,所以夏天要尽量少吃
生冷食物、凉性蔬果,保护好脾胃,
如果为了解暑吃一些有清热功效的蔬菜,
如冬瓜、茄子、黄瓜、苦瓜……
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蒜,
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还要少吃甜食、油腻荤腥的食物,
因为这些食物都容易产生湿气。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木质椅凳等,
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
表面看上去是干的,
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
便会向外散发潮气,
在上面坐久了,
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
因此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也不要靠在墙上,墙面一般比较凉,
有的里面还含水汽,
也容易让寒湿侵入到人体。

很多孩子晚上在外面玩完了,
回到家里冲个澡会觉得浑身凉爽,
但是要注意两点,
一个是玩出一身汗时,不能马上洗澡,
一定要等汗自然晾干后才能洗,
《黄帝内经》中讲:“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意思是汗出之后,毛孔张开,容易感受湿气,
如果此时洗澡就容易导致湿气进入体内,
这样就会生痤疮、生痱子。
二是头发湿的时候不能睡觉,
否则湿气就会进入头皮里。
可以坚持每天给孩子推脾经,
揉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穴等穴位来祛除湿气,
还可以用药灸给孩子灸一灸肚脐,
或者在涌泉穴上帖上养元贴。

今年的小暑虽然还没入伏,
但湿热的感觉也会让人很难受,
虽然解暑纳凉很重要,
但首先也要明白一点,
人要顺应自然而活,
此时的天地之气,上蒸下煮,
就是为了让人体通过热到出汗,
排出体内的病邪,
当然运动也能出汗,
但小暑时节不主张动得太多,
最好的出汗方式就是热,
所以如果我们每天呆在空调房里,
不让自己热着,不让自己出汗,
就浪费了天地给予的自然养生契机。
但凡事不能过,
是如果太热,也会让人体消受不了,
这就需要纳凉解暑了,
最好的纳凉自然是去山水间,
在家解暑,最自然柔和的是扇扇子。
如果特别闷热,建议尽量开风扇,
可以让风扇顺着过堂风往风出的方向吹,
这样会加快屋内空气的流通速度,快速降温。
也可以把风扇的头略往上偏,往上吹,
因为热空气往上跑,当把上面的空气吹凉了,
就会形成对流,从而起降温的作用。
但千万别对着风扇直吹!
尽量少开空调,
如果实在难以忍受不得不开的时候,
可打开除湿档,室内外温差不要高于5度,
而且空调的风不要直吹。
也不要在空调房间呆太久,
使用一定时间后要开窗通风,
交换室内外空气。


小暑节气提倡“少动多静”。
但是“少动”并不意味着不能动,
宜在清晨或晚上较凉爽时,
进行较和缓的运动;
“多静”也不意味着单纯的待着不动,
保持心静、心情愉悦更加重要。
夏季的上午9点到下午17点时段,
阳光强烈,温度较高,
不适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相对健康的户外运动时段是一早一晚,
也就是早晨9时之前和傍晚17时之后。
早晨阳气初生,可做些跑跑跳跳的活动,
晚上宜养阴,所以尽量做些柔和的运动,
无论早晚都要避免大汗淋漓。


民间自古有小暑吃藕的习惯,
莲藕:味甘、性寒,
入心、脾、胃经;
具有清热、生津、凉血祛瘀的作用,
莲藕煮熟后则寒性大减变得非常平和,
具有补脾益胃、补气血的功效,
非常适合夏天食用。
藕的吃法很多,可单独吃,也可以作配菜,
而对于脾胃较弱的成人和孩子,
一定不能生吃,
而且最好能够搭配一些热性的食材。
这里介绍一款简单美味的莲藕美食:

健脾益气生津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心相当于五脏六腑的君主,
《黄帝内经》中写道: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这里的“主”,就是指心脏。
可见养心有多么重要。
夏季容易心火过旺,
这种发自内心的燥热更让人感到烦热,
这时我们可以多按揉大陵穴,清心降火,
也可以通过滋养肾阴的方法来降心火,
肾虚的人,往往容易心火上炎,
而当肾水能够上济心火,
自然就不会让心火过旺,
所以,夏季还要培护肾水。
这里推荐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补肾小妙招,
临睡前仰卧姿态将两手背贴于腰部,
等一盏茶(十分钟)后,
会觉得身上有点热,但很舒服,
外劳宫在手背,
大家切记贴于背部的是手背。
这个动作就是让心肾相交,
所以不可心急。

而养心之道莫过于《内经》中的那句箴言:

这里有两个很关键的点,
一个是“少欲”,一个是“无惧”,
我们很多人为什么每天都感觉
活得很疲惫,压力大、焦虑,
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被“恐惧”和“欲望”占据,
所以心神是乱的,气是瘀滞的,
每天都身心疲惫不堪,
却难以得到生活本身的滋养。
恐惧和欲望并不完全是坏事,
但不能在我们生活中分量占得太多,
所以我们要多觉察,多反思,
看到自己怕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进而试着找到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我们也可以多和高能量的人事物接触,
如多阅读经典书籍,
多去大自然中走走,
多接触一些对自己身心成长有帮助的人……
这些也是一种补益,
一个人心胸打开了,能量提升了,
很多事也自然能够捋顺了。
相关阅读:
近期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