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惯性筛?
2022-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白日梦与诗
惯性筛包含了四对相似概念
-
个体与整体
-
个例,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支撑观点吗?
- 当我们的个例涉及另一个个例,即用个体A来支撑个体B时,这个时候是可以的。但需要满足一个前提,两个个体在所有条件上尽量保持一致。
- 类比成立的前提,是具有一致性,可以通过一致性来控制不确定性。
- 任何从个体出发去推及整体的做法,基本都是不科学的。
- 科学家是如何做个案分析的?
- 先通过个案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只能称得上是假说),再把假说应用的个体上面去检验,等到它通过检验了,再推广到整体上。
总结
1)观点涉及整体,论据必须是整体(调查、研究、实验、统计数据等)
2)论据只有个体,观点只能是个体(必须讲清楚一致性)
- 先通过个案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只能称得上是假说),再把假说应用的个体上面去检验,等到它通过检验了,再推广到整体上。
-
个例,可以作为事实论据支撑观点吗?
-
论证和说明
-
论证和说明的区别是什么?
- 论证和说明的区别在于是否默认观点为真。
- 举例是不能论证的,只能说明一个事情。
- 反驳对方,不能针对对的例子进行反驳。
- 要找到用来支撑对方观点的论证进行反驳。
cm:[[辩论]]
![[辩论]]
-
论证和说明的区别是什么?
-
态度与判断
- 日常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功能:描述、评价、规范
- 评价可以进一个细分成(态度和判断)
- 判断是可以讨论的,态度无需讨论。
- 很多时候在现实中,讨论无法达成共识的原因是,讨论掺杂了态度,这时候该怎么办?
- 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划出一条线,把双方彼此争执的问题分成两块,一块是有共识的,一块是没有共识的。将无共识的再分为客观可证实和主观不可证实两部分。摒弃左下角的部分,只看其他部分。
- 评价可以进一个细分成(态度和判断)
- 日常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功能:描述、评价、规范
-
相关与因果
大脑有一个偏差叫做[[相关性偏差]]
某某跟某某之间存在因果性时,要从「巧合」、「第三者偏差」、「因果倒置」三个角度思考,它们之间是否有可能纯属巧合。有没有哪一个隐藏的因素同时影响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