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没有驿站—那些过往㈠/期待共鸣

2019-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麻瓜本人

“青春没有驿站”系列


那些过往㈠

      我和严思婷在娘胎里就混过面熟了。

      听妈妈回忆,她和陈阿姨(严思婷的妈妈)都是乡下考出来的人,从小便认识。妈妈经常顺着溪和塘一路摸鱼捉虾慢慢遛到陈阿姨家玩。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单位,成了人民教师。工作初期两户人家都一直住在学校的教师公寓里。

        更有缘分的是,两人几乎同时怀孕。看着对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两个孕妇互相帮扶着,聊着孕期养胎的乐事,聊着即将诞生的宝宝。做母亲的期待远远超过了孕吐的烦恼。

      可我耐不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日子,一阵闹腾,未满十月便急不可耐地出来看看世界。

      一个女孩。

      我的诞生更助长了陈阿姨的期待。严思婷乖乖地待到了预产期,过程吊足了两户人家的胃口。

      也是一个女孩。

      一直到前几年,我的小侄女出生,我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和许多亲戚焦灼地等待消息。没见到孕妇和孩子,先听到姨妈说:“一个女孩,女孩……”眼神黯淡了许多。然后自言自语:“女孩也要dei,要dei(口音)……”

      生男生女一样好,其实已经念了无数遍。用红漆喷在街道上的字,他们一定看得比我多。可旧思想旧意识的根深蒂固,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

      假如严思婷是男生。

      那这第一场比较,在大人眼里,我是不是已经输了?

      后来,严思婷和我小时候的故事,我只能从老照片里略知一二。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翻家里的相册。

      照片里,我总是一瘦到底,可能是一直挑食的缘故,皮肤也黄黄的。严思婷胖胖的,穿上棉袄就圆滚滚,皮肤白净,眼睛大而有神。看照片时,我总情不自禁的看她。

      有一张,是妈妈抱着严思婷和我,严思婷看着镜头,我看着她,手在推她,一脸不快。

      那时不过2.3岁。两个妈妈带着孩子在校园里走,看到花丛里植物蓬勃生长,绿意盎然。陈阿姨提议,拍张照吧。于是妈妈拉着我走到花丛里,蹲下,要我坐在她的膝盖上。

      妈妈说:“严思婷来,抱着你们两个拍一张。”

      严思婷乖乖地踏着小碎步过来,妈妈让我空出一个膝盖给她,我不情不愿地挪了一点,装作满不在意。可余光瞟到妈妈用手搂住她,说:“诶呦,真乖,真听话,比我家的好多了……”

      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小就学会了嫉妒和占有。

              却又没成熟到可以明白大人必须在另个大人面前夸赞对方的小孩,这是圆滑,世故。

      可转念又想,你夸她,为什么要以贬低我为代价

      是这样的夸赞听起来更发自内心吗?

      还是从一开始就双标,自己孩子永远不够标准,别人的孩子哪哪都好

      看到妈妈的爱和赞美被给了别人,心里冒火,于是用手不停地推搡,全然不顾在拍照。

      相机定格了这一瞬间。

      照片被洗了出来,作为长大后,我批评自己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证据。

        只是到现在我都没明白,为什么我会记得这么清楚。

        从主角到背景,从表情到动作,都一清二楚。

        那年我才2.3岁。

(文章最初发在晋江,都是原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