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妈妈简书教师交流群亲子教育

童喜喜:一个小技巧,让人人会写读后感

2018-04-12  本文已影响34人  童喜喜

写信代替读后感——激发思考之八

文/童喜喜

教育家朱永新曾说:真正的思考其实是从写的时候开始。

翻译家傅雷在《傅雷家书》里,在建议儿子勤动笔写信时,也说了类似的理由。

当然,这两位大家此话针对的都是成年人。但对成人都效用巨大,正好说明写作对阅读与思考的巨大功效!

对孩子来说,对阅读来说,读后感,无疑是与阅读联系最紧密的写作,也是一种最有力地促进思考、进行思考、梳理思考的办法。

但是,一直以来,都有孩子向我求助:到底怎么写读后感啊?我还看过网上有标题为“影之翼读后感300字”的帖子,内容为“急需”,后面有12个感叹号……

这发帖的孩子不知道:看着这帖子,我比TA更急呀!因为就我个人看来,读后感恐怕是最难的一种写作。

既然说书是粮食不是药,那么阅读就是吃饭,而读后感就是对食物发表感言——相当于美食家的境界。

美食家如洪七公,才能品尝出黄蓉做的一块肉里分别由哪五种不同的肉组成,才能衍生为“玉笛谁家听落花”的雅致。

普通人如郭靖,同样精美食物由他来吃,只是风卷残云一番,只能落个“牛嚼牡丹”的叹息。

读后感,是将感性的阅读用文字做出理性的表达。用文字描述心理,对孩子来说本就很难;阅读中读者产生的很多细微心理变化,更是转瞬即逝。

因此才有很多孩子,甚至不乏一些平时喜爱阅读、也不怕作文的孩子,惟独写起读后感却变成狗咬刺猬——无处下口,就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阅读更多是“牛嚼牡丹”。

让吃了牡丹的牛,去品评牡丹的滋味?岂不是难煞牛也!

而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这吃牡丹的牛啊,怎能忍心去怪孩子读后感写得千篇一律?!

要说呢,还是现在的孩子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孩子摸索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规律和模式:

开头,讲述自己得到了xx书;中间,将该书内容简介略微改编一下;结尾,发一两句感慨“升华”全文。

可见这样的读后感里,真正属于“感”的那一部分,其实一篇文章中仅仅几句话而已,基本等同于吃过牡丹的幸福牛儿感叹一声:“哞!哞!牡丹味道还不错!”

更有甚者,还有的孩子连这最后的感慨都不写!目前很多书不是有专家推荐语吗?有的孩子就把这些推荐语改头换面用到读后感的结尾部分——读后感完全变成了“读后无感”。

所以,对那些害怕写读后感的孩子,我支的歪招是:那就不写读后感呗……写信吧!

给书里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写封信。无论这个人物是好还是坏、戏分是重还是轻,只要自己感兴趣,就给TA写。

当然,也可以给这本书的作者写。是否喜欢这本书,为什么?是否有些更妙的想法告诉作者,让作者向自己学习,今后写得更好点?

读后感变成写信,如此偷梁换柱,起码有如下好处:

一是不易害怕,乐于动笔。我组织过几场城乡班级间的通信。在给遥远的陌生朋友写信时,没有一个孩子害怕动笔——尤其是老师保证不看、直接封好寄出时,孩子们更是群情激奋啊。

二是保证原创,不易雷同。写信,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就失去了“改编该书内容简介”的偷懒机会。至于专家推荐语,内容合适时仍然会被有的孩子引用,充当对该人物的点评。但这种引用显然要合理得多。

三是代入感更强,容易激发出真情实感。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书中文字和现实体验毕竟不同。写信的前提是要将书中人物当成真人一样(作者当然是真人)、当成远方的陌生朋友,于是不知不觉就把自己部分融入书中,产生更深的情感共鸣。

就最后一点来说,我以为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四是引发共鸣,容易知行合一。

一本书,其实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

当读者与作者发生共鸣,就会超越图书内容本身,那么,一本书的存在因此将产生全新的意义。

对一本书,读者代入感越深,导致被激发的情感就越强,随之而来的思考就可能越持久,持久则会深入。

要产生这种代入感,当然和作者写的书是否出色有极大关系。但和成人如何引导孩子去“代入”,同样有极大关系。

2009年12月,我听过一节公开课,是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的王军宁老师给她初二的学生们讲的《影之翼》一课。

我创作的《影之翼》一书中,那群“影子”,其实是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孩子们。

王老师为此设计了一个细节——请孩子们在预习中以“我是一个影子”为题,假设自己就是当年的南京孩子,自己有怎样的家庭、怎样的遭遇、最后怎么会遇害,记录下来。

上课时,经过关键情节共读、短剧表演等层层铺垫,气氛越来越肃穆时,王老师随机点了位女生,让她念出她写的“我是一个影子”。

女生站起身,读一张粘在书上的即时贴。读到中途,她停住了。我回头看她。只见她低着头,用头发遮住半边脸,眼泪大颗大颗地流,努力张了几次嘴,可嘴唇哆嗦着,没发出声音。

王老师的眼睛近视,没看清她的表情,有点惊讶地示意她继续,女生哽咽着低声说“我读不下去”。王老师再往前走两步,才看清女生满脸是泪。王老师这才明白过来,她接过女生的书,帮女生读完。

课堂上,极其安静。因为除了这个女生外,每个孩子都做了这样的预习,都写了“我是一个影子”,都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了一段历史之中……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战争进行反思、对如何从过去中汲取力量进行剖析,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王老师为使学生融入图书设计的这个环节,是她结合该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进行的:这些孩子一则阅读量大,二则他们是初二的孩子,已有足够的阅历,可以设想一个人的一生。

而对于尚且懵懂的小学生、或是对写作比较头痛的孩子来说,若同样让他们写“假如我是xx”,很可能他们会从一本书出发,展开幻想的翅膀,越飞越远……越飞越远……结果变成“下笔千言,离书万里”,远到飞不回来。而给书中人物或作者写信,则内容更集中,更便于掌握。

因此个人认为,对于小学生、以及害怕写读后感的任何年龄段孩子来说:写信,仍然是跃过读后感这道坎儿的最佳手段。反正那几个听我说“别写读后感,就写信”的孩子,都兴奋得大呼小叫地忙活去了,迄今还没人再向我哭诉“信好难写”。

借用写信的形式,让孩子勇于写、乐于写,直至最后善于写读后感——如此循序渐进,说不定孩子真会成为“图书美食家”呢!

对了:“图书美食家”的官方称谓,是“书评人”或“评论家”。


儿童文学作家 | 教育专家 | 童喜喜 著

湘鄂赣3省专家联合推荐30种优秀图书

该书入选中国教育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推荐“父母必读的100本书”

《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荐"家教亲子"类十大图书

深圳市图书馆读者借阅率总榜十大图书(唯一阅读指导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