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赏析古今中外好文待推

民间故事:农妇侵占老太太土地,被龙卷风卷走,赔了银子搭上性命

2023-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晓乔讲故事

明朝时期,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老两口,都60多岁的年纪。两个儿子携妻儿在南方做茶叶生意,常年不在家。

两个儿子曾多次要求将老两口带去南方,但他们不愿意去。一来是觉得故土难离,穷家难舍;二来是觉得岁数大了,到了叶落归根的年纪,不该去外面漂泊了。

因此,老两口就在老家种地为生。近几年,老头的腿脚不好了,但也能下地,只是干的又少又慢,没了以前的力气。

挨着老两口种地的是小英和大庄两口子,都是40多岁的年纪,是家里种地的主要劳力。

大庄是个老实人,也很怕老婆。小英可是个爱说爱笑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爽快的人。村里的妇女愿意给她说话,男人愿意给她搭腔,看起来人缘挺不错。

可是,谁不挨着小英种地,谁不知道她是个“地蛆”。

小英挨着那老两口种地,每年都把地边朝老两口地里滚一截。年深日久,竟把老两口的地侵占了半亩多。

但小英快人快语,恶人先告状,反咬老两口。每次都跟别人说老太太侵占她的地,她想告官。

别人都劝她:算了,老两口那么大岁数了,老头腿脚又不利索,能活几年呀?

小英一副老好人的样子,眯着小眼不再说这事。

老两口这边呢?老太太每次见小英又侵占了她的地,就跟老头抱怨。老头就劝老太太:孩子们不在家,我们也没多少力气了,小英多种点就让她种去,咱们少收一点粮食就得了。

老两口也不跟小英计较,但老太太心里始终窝着一团火。吵架也吵不过,打架更打不过,只能忍气吞声。

有一年春天,人们都在地里干活,不知道小英哪根筋不对了,见那么多人都在地里,就当着老太太的面数落老太太侵占她的地。

老太太本来心里就窝着火,心说小英你在背地里冤枉我就算了,今天当我面冤枉我,我可不吃你那一套了。

于是,老太太放下手中的活,大声说:明明是你侵占我的地,你天天诬陷我,是什么居心?

小英嘚瑟惯了,哪有人这么说过她?于是,她气势汹汹地走到老太太跟前,大声说:是你年年侵占我的地,要不咱们报官,丈量一下!

她想吓退老太太。

老太太料想那么多人都看着呢,小英肯定不敢动手,敢动手的话,地里干活的人都是证人。于是,老太太挺直腰板,大声回她:报官吧!我正想报官呢!让官家丈量一下,看看到底谁多占了!一人几亩地都是有数的!

小英顿时蔫了,她不敢让官家丈量土地,因为明明是她侵占了老太太的。但她不能示弱,还是倔强地说:报官就报官。但明显心虚了。

别人过来拉架,劝阻小英道:行了别吵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们这是干嘛呢!

小英心虚着呢,生怕老太太真报官,也不想吵了,见有人拉架劝阻,正好顺台阶下,赶紧闭嘴干活去了。

这事就这样过去了。谁也没报官。小英是心虚,老太太是不想惹她。老两口岁数大了,若跟她结了仇,她稍微使个坏,自己和老伴儿都受不了。惹不起躲得起。

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天气半阴半晴,大家都在地里收谷子,忽然刮起了大风。

人们都抿着嘴半闭着眼睛,到处都是尘土,遮天蔽日一般。

这时,一个很大的龙卷风呼呼地朝小英地里刮过去。只见龙卷风在小英刚堆好的谷穗上转了几圈,卷起很多谷穗就奔老太太地里去了。

龙卷风在老太太堆好的谷堆上旋转了几下,越来越小,朝别的地方去了,然后消失了。

龙卷风走了,风也小了。人们都说,赶紧收谷子吧,没准儿还得刮风。

小英一看自己的谷堆,还剩一点谷穗,明显少了很多。她再看看老太太家的谷堆,一下子高出那么多,肯定是龙卷风把自己家的谷子卷过去了。

小英气不打一处来,跟大庄说起这事,想去找老太太索要谷子,大庄劝阻她:算了,别要了,咱们多种了人家的地,别去要了。

小英哪吃过那种亏?她气不过,刚要去找老太太索要,忽然又刮起了龙卷风。这次的龙卷风比上次还大,竟然把小英卷起来,一路刮向了别的地方去。

风停之后,人们都不见了小英。有几个人说,看见龙卷风把她卷走了,让大庄赶紧去找找吧。

大庄放下手中的活儿,赶紧顺着龙卷风刮走的方向找过去。到晚上也没找到小英,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地里的谷子也没心思管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庄刚要出去寻找小英。有个同村的人过来告诉他:你赶紧去县衙吧,你老婆被人送去县衙了。

大庄着实吃了一惊,不过总算有了小英的下落了。他急忙去了县衙。

原来,小英被龙卷风刮到了邻村的一户人家的柴堆上,好在柴堆都是谷子秸秆等软柴,没大碍,只有些擦伤。

挨着柴堆的是一个驴棚,里面有一头驴正在吃食。小英就从高高的柴堆上跳下来,跳到了驴棚里。

也该小英倒霉,驴子不知怎么了,长嘶一声就死去了。小英顿时傻在当场。

那家的男主人听见驴的嘶鸣,出来一看,只见小英站在驴棚里,驴子倒地不起,就过来查看,一看驴子死了。他不由分说就把小英送去了县衙。

小英以前天天嚷着报官,这下终于梦想成真了,真去见官了。

当时驴子是种地的主力,很多人还买不起呢。驴子死掉了,主人当然伤心了。

小英在县衙的大堂上,百口难辩,最终按当时驴子的价格,被判定赔付驴子的主人6两白银。

小英两口子蔫蔫地回家去了。6两白银呀,那是当时一般老百姓半年的花销,可把小英心疼坏了,但也没办法,只能认倒霉。

这些年白种老太太的地,多沾的光,快都吐出来了。

从那以后,小英再也不侵占老太太的地了。可她刚改好,由于火气攻心,没多久就死掉了。

小英一辈子没吃过亏,只沾光了,虽然改好了,但心里憋着气呢。沾了一辈子光,到死也没见过得富裕,反而越来越穷。

没有小英的挑唆,大庄是不会去侵占老两口的地的。农闲时节,他悄悄地把小英侵占老两口的地给还了回去。

这个故事到此就讲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