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的来信(小小说)
郑新就任城关派出所所长的第四天,内勤向他转交一封辖区群众的来信,署名是“一位老人”。
起初,郑所长以为这是一封《举报信》,认为可能是举报前任张所长各种违法行为的。张所长刚被监察委立案调查。
但,这次不同以往。
郑新打开信件,发现这封信不长,只有半页纸,里面有一句话特别抢眼:“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这是汉代文学家桓宽的一句名言,意思是铲除一个害虫,一片庄稼就会茁壮成长,惩治一个恶人,无数百姓都会感到高兴。
郑新很纳闷,“一位老人”为什么要在自己履新之际,寄来一封这样的信,是善意的提醒?还是别有用心的恶作剧?
不明就里的郑新将这封信锁紧抽屉里,便忙于工作去了。
但一周后,内勤又拿过来一封信,署名依然是“一位老人”。这次信件是用毛笔书写而成的,只有八个字:“浇风易渐,淳化难归。”这是唐代大家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的一句话,意在教导警醒世人,要时刻对浮薄的风气保持警惕之心,及时刹住轻靡之风。
郑新看后,浅浅一笑,心想这一定是一位很有意思的老人,他慢慢开始对这位老人产生了好感。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那天,忙到夜幕初降的郑新刚要下班,却被值班室的小李叫住了,说:“郑所长,有你一封信。”
郑新走进值班室。不出所料,依然是“一位老人”的来信。这个年代,除了“一位老人”以外,还会有谁用这种方式与自己交流呢?郑新想。
郑新拆开信封,一张明信片滑落出来,一排刚劲有力的硬笔书法跃然纸上——“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郑新不由得精神一震,他知道,中央正是用这句话来强调“领导干部立家风、共产党员正家风”的重要意义。
此时,郑新发现,“一位老人”先后写给自己的三封信,恰恰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劝导自己,要执法为民,要防微杜渐,更要建立良好的家风。
郑新推测,“一位老人”绝非等闲之辈,要么是居住在本辖区的学者,要么是一身正气的老干部,他有意提醒自己这个晚辈,要时刻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郑新忙问小李:“送信的人呢?”
小李说:“那位老人刚走,顺着门前的马路往东去了。”
郑新急忙冲出值班室,快步向小李手指的方向追去。城关辖区本来就不是闹市区,此时已经趋于安静,门前的马路也好像幽静了些。路边的灯在初夜时分散发着柔和的灯光。
远远的,郑新看到一位老人,正信步在柳枝之下的沿河之岸,一身中山装略显破旧,但整洁得体。
郑新疾步向前,清了清嗓子:“大伯,你好。”
老人停住脚步,回过头来,上下打量着郑新。
“大伯,我是郑新,城关派出所的所长。”郑新不敢确定面前的这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就是给自己写信的“一位老人”,于是他选用这种“可进可退”方式作为开场白。
老人一下子凝重了:“你是不是认为我是一个奇怪的老头儿?你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两次三番地给你写信。”
确认老人身份后,郑新急忙报以微笑,连说:“不不不,您一定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前辈。”
“我老了,玩儿不了高科技,只能用书信的方式给你交流,你会嫌我吧?”老人自嘲地说。
“哪会呢,我是专门来感谢您的,谢谢您老对我经常性的教导。”
“郑所长不必客气。”此时老人却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我姓张,你可能不知道,我是您的前任、那个落马的张所长的老爹。”
郑新突然怔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给自己写信的人居然是张所长的父亲。
“这孩子犯了法,他滥用职权私放嫌犯,纵容妻儿开设赌场,不懂自省跌进深渊,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老人的眼圈微微泛红,进一步强调说,“他个人必须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郑新张了张嘴,一时接不上话来。
老人停顿一下:“儿子参加工作以后,尤其是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他就不爱听我唠叨了,慢慢的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就少了。”
郑新正要安慰他,老人摆了摆手,眼含泪花:“他已经变成阶下囚,但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我作为一位父亲,也有责任。我没有在他不耐烦的时候,坚持着教育他、引导他,甚至在他参加工作以后,一次也没有进过他单位的大门,更别说监督他了。”
老人轻轻拭了一下左右眼角,接着说:“如今,你接替了他,又站在他的工作岗位上。你紧接着也面临同样的工作,面对同样的诱惑,而我的内心却五味杂陈。我忽然一厢情愿地把你当成了儿子。在那小子成长的道路上,我缺位了很长时间,我想,现在我不能再缺位了,我要尽一下一个父亲的责任,尽管你不是我的儿子。”
郑新突然对眼前的这位老人肃然起敬。老人没有再容郑新说话,转身离开了。
看到渐行渐远的老人,郑新抖擞一下精神,他冲着老人远去的背影,立正,敬礼。他明白,自己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而这条人生路上,不能缺少“老人”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