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527/c88c7333a74520bb.jpg)
老师:
你好,我女儿今年5岁,幼儿园中班,性格活波开朗,挺调皮。 从生孩子开始我就看尹建莉老师的书,给孩子爱和自由。上班的时候比较忙,白天主要是孩子奶奶带孩子,我是下班了就把孩子带回自己家,周末休息的时候也是自己带。
孩子爸爸工作忙,很少带孩子,有时只是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她玩。 目前 ,孩子脾气大,不能接受批评,以前批评她时,不高兴哭鼻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高兴时会用脚踢人,会把手中东西扔掉。奶奶很疼孩子,孩子发脾气打她时不吭气,还要把孩子抱上哄。
孩子在我这发脾气时,我不允许孩子对我动手,就不理她,冷处理。一阵过后,孩子自己憋不住就到跟前来说自己错了,还要求要抱抱。我就抱抱然后还给她讲道理。我以为孩子最多在家这样情况。这两天幼儿园老师反馈:孩子上小班时批评她只哭鼻子,这段时间批评时会跟老师对着干,还用脚踢老师,把画画材料胶水、纸扔地上。
我现在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孩子爸说我们太溺爱孩子,但我觉得不应对孩子动手,但单独讲道理又不能改变现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呢?
~~~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527/4836ffc79314af71.jpg)
你好。看得出,你是个很有心的妈妈。从小对孩子的养育过程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孩子现在个性活泼开朗调皮,也说明之前的亲子关系基础不错。白天有老人陪伴,晚上有父母陪伴,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基础想必也不错,她也逐渐有自己方法去适应不同的家人,不同的互动方式。
你说最近发现孩子被批评时有些情绪反应,还会有些行为表现,不知具体你们会因为怎样的事情,怎样批评孩子呢?一方面,孩子被批评肯定不高兴,有些情绪很自然,父母家人适当安抚就可以了。
另一面,对孩子扔东西打人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明确告诉她不可以这样。扔了的东西,要自己捡回来,打人动手要道歉。
如果反复出现,可以让孩子到角落站一会儿。
还有一种可能,因为父母动手了,所以孩子觉得自己也可以动手。家长觉得言语无力,被迫动手,但对孩子来说,这会是个很大的影响,也会有模仿作用。
所谓身教重于言传,父母耐心表达,循循善诱,孩子的情绪就会被安抚,她的很多内心感受也可以学着通过言语表达出来。
冲动行为自然就会减少。所以家长需适当克制,否则孩子可能心里在问,为什么你们可以动手,我不能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527/82f7a0181b7cef99.jpg)
另外,为了什么事情而批评孩子,以及批评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大人的表达要清楚明了,也要试着去体会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对事不对人,不是否定她,而是告诉她哪里不对了哪里需要怎样。
态度真挚,诚恳耐心,会让孩子觉得安全,减少羞耻感。孩子如果平时得到了足够的鼓励肯定,对于批评的耐受力也会逐渐增强。另外,家长也需要区分,批评是否适当,是大人的苛求,评判,指责,还是正常的言行教导。可以和孩子讨论,让孩子有机会解释,说说为何要这样做呢?
这样的交流过程也可以帮助孩子接受批评,稳定情绪。大人也能由此更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如果发现有偏差,也可以及时调整。
我很赞成解决问题后母女的拥抱,无论言语还是行为上的亲密,都是一个确认。孩子非常需要这样的验证,看看妈妈是否可以接受一个犯了错的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还是被喜欢的。
确认这样的情感链接是否稳固持续,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重要基础。
即便被批评,也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感到父母和她在一起,或许这样可以帮她慢慢改善类似场景中的情绪问题。还有隐约之中,似乎父亲陪伴孩子时间有些不够,也需要注意的。一面,是父亲可以给母亲的情感支持与安慰作用。
另一面,这个年龄的亲子关系中,也要更多加入父亲的部分,避免母女之间过于纠结。父亲的权威,温和,坚定,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界限。
祝福你们。相信孩子在你们的悉心陪伴下可以茁壮成长。开心。健康。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527/cbfe21466407c57c.jpg)
2/
你好。爷爷很高兴又看到你来信了。最近解忧雜貨鋪有些流程调整,部分信件收发有些延迟,抱歉让你久等了。我们还在努力让绝大部分来信可以次日得到回复,小部分来信也会在隔日收到回复。
说到那个笔友,你还念念不忘,或许他有些什么顾虑,不习惯有人突然靠近。既然你们加了微信,也可以做些试探,细水长流可能更合适彼此。有人就是如此被动,或许他也在等着你主动呢?说到家人,看来妈妈和妹妹还是让你有很多看不惯的言行举止。
有些无奈,一面是很在意她们,另一面又觉得不断被干扰,被指责挑剔,青春期遇到更年期多半如此。
你长大了,也要学着更独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着保护自己,尽量避开妈妈的焦虑情绪,避免被冲击。他们大人有自己的问题有自己的局限,无力理解孩子,无力顾忌孩子的感受。
你呢,就要更多寻求身边同龄伙伴的情感支持,彼此陪伴,对于父母,也会少些依赖和期望。祝你好运。再来信。冬安。
~~~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527/623ebf0e9ee0b01a.jpg)
啊哈 爷爷 你好像不是隔天就回信了吖不过没关系 我还是很想念爷爷那个笔友啊 我们说互相交换地址 可后来他就没回信了 我也没好意思说什么 我们还加了微信 但也没说话 感觉怪怪的 唉唉 我妈那 我都不想理她嘞 就在昨天 她跟我妹出去了 去配眼镜 就说眼睛很贵什么的 我妹近视了
然后回来 她就也说我 整天对着电视手机 可那么久了 我视力一直很好 是5.0 5.2那种 每次体检最骄傲就是我的视力啊 从不担心 我真的很小字都看得见 可就是无辜躺枪 烦躁
难得有小假期爷爷 很想放松 可我妈整天苦瓜脸对着我 干什么都看我不顺眼 又整天说我 不做作业什么的 我说在校已做完了 这是真的 可她又说那么多我就不信那么快做完了
我真很讨厌 还说什么皇帝不急太监急 然后又一直说我高中都不知读不读得完 怎么有这样的妈 真是 烦躁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3527/d8428f0c111697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