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间房
现在说起庵间房,如今的年轻人一定会感到很陌生。想当年,西安郊区一带,该房随处可见,如今却是稀少得很,不过一些长安、蓝田的山区偶尔也可以见到。
庵间房庵间房的“庵”字,异体作“菴”。《辞海》里头解释:“草圆屋为之庵。”“庵”字为“广”字头,许慎《说文解字》说:“广为屋象。”可见“庵”就是茅屋草舍。
五千年以前,西安半坡人居住的圆形草屋,形状与蘑菇差不多,实际就是个圆包蛋样子,后来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演化和变形,也就成为造型别致的庵间房。
有种种迹象表明,庵间房是秦人受了茅屋形状的启示而创建的。茅庵的基本构造讲究匀称和稳定,而庵间房正好采用并发展着这种优势和特色。
庵间房,细分尚有前后檐距离相等和前后檐长短不等之分。一般多是前檐长、后檐短的区别,前长后短者俗称“鹌鹑尾”,前短后长则称“道士帽儿”,亦称“倒座子”。
长安人所谓的庵间房,即指前后檐相等的这种,而前檐长后檐短(前头比后头多出一椽),一般则称作大房或正屋。
从入深(即面积)讲,后一种相对大一些,前一种则明显小一些,但从经济实力讲,盖庵建房的和盖大房(或正屋)的,客观上也有相当的差距,而不仅仅是取决于庄基的大小。虽然县域之间,讲究容有不同,有些地方盖庵间房的,可能稍多一些,但在长安,庵间房与大房(正屋)的这种差异,却是确凿不争的事实。
因此,只是以“两檐(坡)流水” 来描述庵间房的特点,远不能称得上严密,至少还得加上“两檐等距”这个堪称关键的因素。
这房前后檐墙高低一致,从屋脊到两檐距离相等。斜伸出去的檐角,如同苍鹰绽开的翅膀,在某个高度之上,保持着永远不变的气势。
再看那屋顶,屋脊突突兀兀地隆起,势如青龙横卧其间,两对脊角高高地翘得很是别致;顶端站立着两只白漂漂的鸽鹁,迎风展翅,几欲飞去。
庵间房作为一般民居,以不漏为原则,只求冬暖夏凉,不尚花里胡梢,所以门窗只用单面青砖随随便便地包裹了,似乎很不经意地固定着门框和窗户。
那紧箍的青砖在门窗顶部拱起小幅度的弧线,且两头横伸着对等角,很像什么又不像什么,纯是一种朴素的装饰而己。
那小小巧巧的窗户,干干净净,两面窗扇向里敞开着;窗口下半截裱糊着雪白的窗纸,粘贴着红红绿绿的窗花,虽是一些个“喜鹊踏梅”“五谷丰登”之类的传统题材,但也传达着农家祥和安乐的气象。
那门栓长长地滴溜着铁链,几绺儿红布缠绕着,另一头是系在一起的绋手和毛刷,是专门供劳作一日的家人进屋之前掸土刷鞋之用。
靠近两边窗户,上上下下,楔满了粗大的木橛,悬挂着长长的几串辣椒,几簇金黄透亮的玉米,还有几把锄头和两捆麻绳。打眼一看,就知是个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人家。
走进屋去,便会闻见一股深沉浓重的酸菜味儿。大大小小的摆设,虽则粗糙了一些,但也样样齐全。屋顶则用剥了皮的芦杆搭成许许多多的方块,且苫以崭新的苇条编织的席子,衬托出大片大片美丽的几何图案,遮挡着这个温謦可人的空间。
若是新春季节,燕们从远方归来,叽叽喳喳,次第飞入房内,于梁上筑巢垒窝,忙忙碌碌,热热闹闹,那小院人家则又会是别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