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叙

《走出剧情》

2019-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銘櫆
《走出剧情》

这本书的名字太好了,一瞥,都有能救赎的能量似的。为何觉得有这份非凡呢?因为这几天的一些事情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确实在生活中扮演了这四个字的反面:活在剧情。我意识到我变成了爸爸的样子,这包括所有正面与反面的情绪;我意识到我和妻子的相处模式变成了爸爸和妈妈的相处模式,这也包括我们相处中所有正面与反面的情绪。再回想一下我和妻子之间的父母,以我妻子原话来说:“把你爸跟我爸调换一下,或者调换你妈和我妈,生活剧情也差不多。”

哦,我自认为之前积累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此刻被打回胚胎,我的认知原来是一丝鸡毛。

引用一段李雪老师阐释剧情的段落: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可以从一个角度来衡量;他能多大程度的走出剧情,看见真实的外界。有的人虽然潜意识里已经设定好剧情,但也能够根据真实的外界情况加以修正,即不过度执着于剧情;有的人则极其执着于自己的某些剧情,不愿意修正,无法看到真实的他人。”

是这样的,但是自我翻转角色之后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又该怎样处理呢?也让人头疼。

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位妈妈是很心疼自己孩子的,每逢孩子在外都会无微不至的问候:加强锻炼、饮食规律等一系列健康的提议。但当孩子某一天真的变成了这样,回家告知母亲的时候,母亲又鸡蛋里挑骨头,更多出了很多不愿意的情绪。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鞠强教授说的一个故事:一位老父亲,在家乡生活了一辈子,儿子出人头地,将父亲接到城市中与自己共度,请了保姆来照顾一切家室,父亲反而身体开始衰弱,住进了医院。

这两个案例可以说都是关于角色扮演的。一个是“爱意满溢”的母亲,但凡孩子达到了自己所要求的满值,也就失去了“母亲”角色的功能,这份恐惧感让这位母亲抓狂,这位母亲的内心有声音会说,你不让我把这个角色演下去了,我很生气。另一个故事中的父亲在自己家乡的生活模式已经定惯,反而到城市中失去了自我角色的意义。内心也有个声音会说,孩子自己独立了,我自己在他们面前什么事情都被人安排了,我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了。

到底打破剧情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听从心声吧。

还有在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剧情,作者说她还有一个爱好是服装设计,当她开始涉足的时候也是虚心请教,但被专业人士主动的提及了很多意见,也收获了很多,但是细想一下,提议语气的背后传递了一种能量:“我行,你不行;我比你专业,我比你高明。”

另有一个作者的朋友,为人热情、乐于主动关心人,说的话不只有道理,还很动听,几乎句句都是高情商表达的典范。但偶尔会听出几个词不舒服,后来仔细总结一下,原来也是用了很隐蔽的方式说:“李雪,你不行。”

于我自己想起一些共处的人,不是做我这个行业的,给我提了很多自己行业上的建议。看似好心,让我应该这样,让我应该那样。也确实没说我不行,但也隐晦的表达了如果他做这行会更牛逼。但当我坚定的表态一个清晰逻辑且能盛压的观点,他们会流露出无助的眼神。

再引入李雪老师一段人际关系中的剧情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情,偶尔也会不可避免地掉进剧情,在关系中制造冲突。值得你珍惜的朋友,一定真心希望你越来越好,不会持续地把“你不行”的剧情投射到你身上,让你总感觉能量低沉、被卡住。在那样的关系中,对方潜意识里的目的可能并非为你好,而是希望你承接他内在的负能量,让你扮演他内心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再有一概念: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有一案例:有三名初中生结伴过马路,手拉手在路中央突然起跑闯红灯,结果被车撞飞。他们为何要以身来试痛呢?按照作者的总结是逻辑思维没有定性,也就是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如果我们用心去发掘,小孩子在面对新鲜事物都是很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靠近,边观察边感受,慢慢触碰。但凡靠近危险边缘的时候父母只是呵斥,没有告知后果本质的链接,会让孩子的好奇感更剧增,乃至之后孩子会单独再去尝试。

这套链接事物本质逻辑思维能力用在合作上也是一样,思索一下合作的本质是什么?用在公司上也一样,思索一下公司的本质是什么?一些公司擅长服务客户,但忽略自己的盈利模式。作者自己是一个物理系毕业的心理学导师,又喜欢服装设计,但是连扣子都没缝过,怎么办呢?想想事情的本质,一件衣服的本质是线和面料,从此基出发,如今设计的衣服格调也都不输一线大牌。

回到书中的尾声,“平庸的恶”与“团体正确”的角色剧情。

这是一个个体行为与团体趋势的概念。平庸的恶是剧情,团体正确也是剧情。在研究纳粹德国一个军官发现,这名军官本质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是他参与了犹太人的绞杀行列中,负责运输犹太人去集中营的任务。以他自己来想也就是想把本职工作干好,得到领导的赏识,能快速的升职,从而再得到更多的薪酬。但以观局者来看,他在“团体正确”的队伍中活出了”平庸的恶”。消灭犹太人就是当时德国人的“团体正确”,所处圈子的人已经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这和《路西法效应》那本书应接上了,我们身体上有两种成份的,就看怎么调用了?

有一个例子:作者参加了一个完形治疗工作坊,这个工作坊持续三年,培训中有教你怎样在关系中运用更妥当的一些沟通技巧。犹如《非暴力沟通》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在这期间,会自动的形成很多团体,学习快的人群形成一小团体,慢的又是另一部分。其间,学的快的会嘲笑学习慢的。这种场景适用于人类发展史的大部分剧情。但是我们用心观察这件事情的本质,我们是不是掉在了这种剧情的陷阱里?也就是“团体正确”。这种团体好似一种家庭关系,老师是妈妈,学习的这些人都是孩子。孩子要巴结妈妈,做一个好孩子才能得到妈妈的爱,要不然会有被嫌弃的风险。但是这件事情的本质是我们来这里想要得到一种技能的提高,让自己都变的很优秀,从而成为一名健康人格的人,不是竞争,不是嘲笑。

这又让我想起一位朋友从前给我讲的一个故事:几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赛拍手的次数,胜出者会得到一定的奖金。但在这个过程中某些人会发生心理的变化,得奖金这个初心已经抛在脑后。有的为了不能让别人超越自己而只是为了赌一口气,硬死坚持;有的为了怜惜自己拍手次数已经付出颇多,硬死坚持;有的为了证明他人,有的为了证明自己。无形中扮演了另外的角色剧情。但这件事的初心是什么呢?得到奖金而已。

欲望?是欲望折弯了角色吗?如果是的话,那就当欲望所至的所有痛楚来袭时,定静下来回望一下原点---最初的欲望。记得饥饿寻食时的苦痛吗?记得一场淋漓后寻水的苦痛吗?记得身体疾病时的苦痛吗?

是所能够拥抱幸福的人,也真正的能够共情到“幸福这个家伙”已经给我们摆脱了很多原始的痛苦了。

《走出剧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