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今日看点微信开发运营

满月之后,小程序余威尚在否?

2017-02-09  本文已影响133人  zc蛋

与从小程序概念的提出,再到去年年底刷屏般的讨论和各家争相入场,截然相反的是:小程序在今年1月初轰然上线之后的市场反应和业界的评论变得突然冷静下来。这般一火一冷的对比,让一直在关注和参与其中的我们瞠目和愕然。是之前看涨的期望太高,还是现今百业遇冷的境地,让这出本该如火如荼的戏遭受到了被捧杀的境地。或许要从小程序的初衷说起。

观点1:ta是技术发展和用户场景相遇的必然产物

去年9月宣布小程序即将面世时,漫天的评论是诸如「微信要成操作系统了」「没必要再开发 app 了」「H5 要一统天下了」「客户端开发要失业了」之类的声音,也一度也让前端开发的身价在招聘市场中抬了许多。紧随而来的是,各家各户都在磨刀霍霍的准备杀向小程序这片看似辽阔的蓝海,是个APP都在想,该怎样复制出一个“小程序版”,该怎样从微信的流量红利里再给自己拉一回新,该怎样放弃已经有的和淘汰“老破小”们,去正大光明地迎娶下一位妾…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也没毛病。正如PC时代,端游动辄数十G而硬件硬盘还没有足够空间去爆炸的时候一样,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页游也一度让端游的运营者们陷入迷思,是不是这种落地快,加载也快的方式才是下一世代的新机会。4G时代,引导用户下载一个新的客户端,和从24小时已经不够争夺的用户时间战争中,再夺下一城也看似已无可能;只有这种更快更轻更方便的体验,半框架半H5的承载方式才让应用的开发和运行有了一个折中的制衡。

抱着“纯试错”的心态,和尚存的一息理智,我和我们团队也决定投入这片“蓝海”的时候,还是对「用户会否喜欢来使用」和「用户会否传播」这样的问题有了激烈的争论。这之中最难解的就是「用户会在什么场景下用我们的小程序」这样的问题。如果用户场景合适,那习惯不用培养,“入口在则机会在”;如果场景不成立,除了利益引诱和强迫引导之外,这块饼干就随时会说没就没。

但至少现在看来,小程序这一概念和产品的诞生,确实是技术发展和用户场景正合适之下的必然产物,这没毛病。

小程序列表

观点2:或许这并不是最佳的用户入口和使用场景

春节期间深入三四五线城市游走,顺带调研了不同用户群对此的接受程度。多数普通用户群对什么是小程序和在哪找到小程序表示一脸蒙圈。而知道小程序和用过的人表示,只会当做低频入口,不会用做常用APP一般地去用。为什么?

或许微信本来就没有大肆推广和宣传,只想在不知不觉间让用户自己发现(所以很多人要在使用或搜索之后才会出现入口),或许微信仍在谨慎的测试市场反馈,不敢张扬入市。而这种平台未能确定稳妥踏下的一步的情况,必然会引得市场也持续处于观望和谨慎的情绪当中。遥想当年二维码的使用和普及足足用了微信至少两年时间,才把多数微信用户教育成了二维码的熟练工种,也才使得二维码在现在国内的大行其道。

而反观微信认为的“小程序的天然入口是线下二维码”的这一观点,在当前线下行业中,又有多少能满足会开发、懂用户、能设计产品的线下企业和商户呢?虽说小程序大大降低了开发接入的门槛,那也是站在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的,对普通用户而言,并没有降低到是个人就能做的层面,因此,优秀的小程序和进击的商家,形成规模化的线下接入场景与市场反应,当前看来,挺难。

观点3:克制的力量往往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很早的时候印象很深的一篇讲微信人的热文,叫《产品人的信仰》。说的是微信的克制,与当下中国互联网界浮躁、争夺、什么业务都想往产品上加这样风气的抗衡。当时甚是敬畏,对于这种克制,确实很难在当下这种轻浮社会中长存,且是具象表现在微信这一商业模式+产品的巨无霸身上。直到真正参与了小程序的内测,对微信的N项「不允许」「不可以」「不开放」的限制公布之后,才更加理解这一克制的难能可贵,也体会到了这样的克制也同样限制了自己的边界和可能性。

从外部看来,微信的克制除了骨子里孤傲的基因,对商业的谨慎和敬畏之心以外,也有可能是来自于更高一维的压力。比如Apple。早在对小程序的称呼的事情上,就听说因为最早称为“小应用”而让库克爷爷不开心,使得微信不得不改名叫做小程序(总觉得听上去比“应用”显得没那么顺口)。就很明显的感觉到,硬件+系统级别的压制,对于微信而言是可怕的。微信所倡导的wechatOS的理念在iOS这样庞大的生态体系下,终究只能是个理念。不能有小程序市场,没有明显入口,没有成型的小程序列表(现在的入口列表界面更像是一个demo的感觉),没有模糊搜索,没有无限制的分发分享…这些或许可能都与上一维度的压制,受限于外部有关。

克制与压力,这里外的力量或许都超出了原本狂热头脑想要一哄而上的人们的预期。

观点4:少即是多的意识习惯的养成才是小程序的未来

中国人喜欢热闹,从中餐菜系中就很明显的感受的出来。相比于西方产品设计的简洁理念,中国人设计的APP的标配就往往少不了「个人主页」「手机注册登录/三方账号登录」「排行榜」「热搜」等等。一个小工具非得做成资讯+社交平台不可。美其名曰为了商业模式,为了变现上市。

微信的“即用即走”“少既是多”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理念,在普遍中国人、中国产品价值审美观众,无疑是牛逼而特立独行的。而这种美感,除了少数设计界、产品专业界的人士能理解和接纳以外。多数奔命与为了产品能有更多人用而不断的加东西堆功能最后变成四不像的从业者和喜欢他们的用户,他们是难以理解的。恰恰,用户习惯、产品的使用意识,他们是大多数。

小程序能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但过于简单,入口太深,价值不明确等等,相对于原生APP而比的不足,恐怕对多数用户而言,他们是不习惯的。而重新培养用户的审美,向西方产品简洁化的转变,则任需时间的沉淀。

最新上线模糊搜索

那么,小程序的余威到底安在?

从追求APP的活跃度到平均时长被瓜分,再到用户时间争夺战。整个互联网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微信用小程序来作为下半场的第一个杀手锏必然有其原因在。也相信小龙在他的产品价值观中,所追求的简洁明了,克制与爱,都是经得起检验,也有可能会成为下一波市场效仿与变迁的方向的。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小程序,或许还是个尚未发育完全的幼体。如何成长,如何发育,如何变得健壮而不失自我。需要市场的接受,也需要微信自我的克制与妥协的抗衡。

如果要我说,我宁愿相信,小程序的下一步爆发,会在「小而美」的细分领域,而不是众人追捧的APP的lite版这么简单。

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