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感悟读书随想录美食新发现

童年记忆 | 李恒瑞《风筝畅想曲》

2021-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Athena14333

那是一只飘过童年记忆的风筝,是一首歌,是一词曲,是一纸画卷,是一段曾经。

前几日诵读起了李恒瑞的这一篇《风筝畅想曲》,瞬间就回想起了年少时曾看过的一部名为《童年的风筝》的电影,看到这个电影名称也许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然而,这是一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至今还隐约记得这部电影里带着的那份凄凉和伤感,回忆起电影情节,想着想着,眼睑里竟不禁泛起了泪花儿。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并不是这个时代很和平,只是因为我们身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而已。

原文节选:
        假日到河滩上转转,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系在天上,一头系在地上,孩子同风筝都在天与地之间悠荡,连心也被悠荡得恍恍惚惚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儿时的放风筝,大多是自己的长辈或家人编扎的,几根削得很薄的篾,用细纱线扎成各种鸟兽的造型,糊上雪白的纸片,再用彩笔勾勒出面孔与翅膀的图案。通常扎得最多的是“老雕”“美人儿”“花蝴蝶”等。

  我们家前院就有位叔叔,擅扎风筝,远近闻名。他扎得风筝不只体形好看,色彩艳丽,放飞得高远,还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苇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的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地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给驰荡的竭尽带来几分疯狂。
  
      我们那条胡同的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几乎都是叔叔编扎的。他的风筝不卖钱,谁上门去要,就给谁,他乐意自己贴钱买材料。
  
        后来,这位叔叔去了海外,放风筝也渐与孩子们远离了。不过年年叔叔给家乡写信,总不忘提起儿时的放风筝。香港回归之后,他的家信中说到,他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荡游弋,经风沐雨,可那线头儿一直在故乡和//亲人手中牵着,如今飘得太累了,也该要回归到家乡和亲人身边来了。
  
        是的。我想,不光是叔叔,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从小放到大,再从家乡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啊!
             
 --节选自李恒瑞《风筝畅想曲》

在观看这场电影之前,风筝在我的心里始终都是自由,是快乐的代名词,然而观影后风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电影的主人公叫做“三妮儿”,他本是一个天真年幼的村童,家里祖传做风筝。战争开始的时候,他的双亲就被日本飞机炸死了,所以自打小儿,这个年幼的孩子就要承受着失去至亲的痛苦,跟随奶奶在一起生活。

本以为命运会就此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让他不再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可随之他又亲眼目睹了亲人们接二连三惨遭敌人杀害的场面,幼小的心灵再度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后连奶奶也被人在院中残忍的杀害,这才彻底激起了他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

走在小河边儿,看着这草地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再看看蓝天白云,看着父母陪伴孩子的身影,时光静好,电影的代入感在渐渐地被取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幸福感。

我们都是幸运的,能过上今天这样安稳的日子,能安静的享受阳光和陪伴亲人的时间,这都是无数奋血欲战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

历史不该被遗忘,虽说历史是无法更改,也无法被弥补的,但......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做中国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