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塑造孩子的性格爱好,是不尊重生命的自由意志

对待孩子的教育应当量体裁衣。
并不是用一种刻板的套路去塑造一个生命。
大概我认为有三点对于教育来说是重要的。
爱,自由,教会他自律。
举个例子。
在《权力的游戏》里面,斯塔克家族有几个孩子。
有两个女儿。
一个是三傻,一个是二丫。
两个人性格完全迥异。
三傻是特别淑女的形象,对于刺绣,礼貌,家务等都非常在行,也非常喜欢,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嫁给王子。
她也非常喜欢自己作为一个淑女的设定。
而二丫呢,是一个假小子。
那些修女和婢女包括都逼着二丫去学习,像姐姐三傻那样去做一个淑女,a lady。
但是呢,她是一个假小子,身上有着奔狼之血。
换言之就是很有野性的的一个女孩。
对过家家的游戏,一点都不感兴趣。
反而对骑马、剑术、射箭、以及男孩子的游戏非常着迷。
后来,二丫去做了一名刺客。
而三傻呢,做了一个公主。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
孩子的教育,就如同这两个孩子一样。
应该视情况而定。
他们喜欢什么,给他们自由,去引导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而不是用外界的力量强行去塑造这个孩子,让他成长在一个设定好的盔甲里。
如果孩子是被拔苗助长,并且引领错误的方向,是会让他的成长适得其反的。
每一个人,也许上天都赋予了他一个礼物,一个天赋,一个性格的偏好。
智慧的我们,应该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道路。
如果叫姚明去打网球,乔丹打乒乓球,邓稼先去做生意,马云去搞科研,王小波去搞金融,马克思去搞销售。
我相信,这些人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重点是,我们先要爱自己的孩子。
然后了解他的需求,了解他的优势,引导他去走向一个适合自己的道路。
让他在小的时候,自由的去尝试各种事情,找到那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他就可以持续的精进下去。
自然就会把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因为,他喜欢才能持久,一个事情,必须要10年以上的专注才能够有所作为。
当然教会他自律也是同样的重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延迟满足,尊重事实,克制自己,免得让他的擅长未能得到发挥。
做家长的,只能说尽可能的去引导,而不是去强制的规划孩子。
无关性别,其实很多女孩喜欢男孩做的事情,很多男孩喜欢女孩做的事情。
只要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不对社会有危害的,其实大可不必特别划分性别去培养。
爱,自由,自律。
是帮助他成为一个自尊,自爱,自强且独立自知的个体。
父母的教育只是起到一部分,当然还得看孩子自己的命。
所有的教育,不过都是帮助孩子能够自我教育。
即使,你没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
在你有限的人生里,能够不断的自我教育,依然是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