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衣橱之前,先问问自己,当下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服饰是一个人的表达。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样的生活状态,会通过着装这个媒介进行自我表达。
在接到衣橱整理委托时,往往我会让我的委托人利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去思考三个问题:
1、当下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从身份/职业/爱好/体型/性格等维度去思考,
2、什么样的衣服适合你现在的状态?
3、你喜欢怎么样的自己和衣品?
我自己也会阶段性地整理自己的衣橱,因为每个阶段的自己会略有不同,衣橱的样子不能一层不变。最近这几年,意外地发现,冬季的裙子和打底裤袜的使用频率低得可怜。
去年一冬下来,穿裙子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其中有一次还是在同学的婚礼上。难而每年还是会习惯性地添置裙装,打底裤袜竟有6双,不同厚薄度和不同颜色。
在最近一次的自我整理中,静下来反思这个问题。才意识到,以前那个大冬天也穿着雪纺裙薄丝袜的女孩如今已至而立之年,为了美而牺牲保暖的激情已然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健康、舒适、得体、高效的状态。
着裙装再搭个小高跟,是美,但总觉得走不快。每日两次接送孩子更多借助的交通工具是小毛驴(电动车),前面卡个孩子座,穿裙子极其不便,且不雅。除此之外,每日还有固定的一些家务活,你会发现,着裙装不易弯腰,做事效率大打折扣。
现在的我,宁愿忽略掉一点点外在的美,把做事效率提高,所有的碎片时间都节省出来,去投入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务中去。
想通这一点,冬季的裙子目前仅留一条,足以应付一些社交场合,而那些穿在身上令人紧绷不适的裤袜已统统舍弃。转而在裤装上去做更深的思考,怎样穿搭更舒适,得体,做事快。目前的裤子一共六条,三紧身三宽松,三深三浅,足够组合搭配各式打底衣,足以应付各种场合。
只需要打理六条裤子,这种感觉是非常轻松的。我只要安排两个整理箱给它们即可,有固定的位置,随时随地我知道它们就在那儿。可不可以机洗,需不需要熨烫,了然于胸。如果需要打理的是十二条裤子,信息量不止翻上一倍,而需要消耗在这上面的能量无形中又是翻番。
“拥有物品”,就等于将能量耗费在物品上。物品越多,我们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注意力越是难以集中。所以总会听到有人会说:一天下来,明明没做什么事,为什么总觉得很累。去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空间,是否太满了,为了打理好这满溢的空间,是否无形中已被透支?
在做衣橱整理中,最难的部分是取舍。决策是最伤神的,你必须动用大脑去思考。什么衣服想留下什么衣服该舍弃,特别是对于品相各方面都很好、又很贵的衣服就更难抉择了。
这时候你会徘徊在一个两难中,这件衣服好几千呢,就这样不要她了是不是太残忍了,心中有愧;而另一方面,你确实很多年没有穿过这件很贵的衣服了,因为种种原因,不合适或者不喜欢。但因为她的价格和自己的愧疚感就一直把她深藏在衣橱里面,久久占据一席之地,这样的物品一多,你真正喜欢且适合的东西是进不来的,因为没有空间给到她们。
就像有些处于关系中的人,明明内心不喜欢觉得不合适了,却还是强求在一起,无法取舍。原因也是类似这件价值昂贵的衣服:她/他颜值很高啊,带出去有面子,或者她/他的经济能力很厚实等等这些外在的原因,弃之可惜。而相处过程中的不舒服,三观的不一致,却被刻意回避。
久而久之,真正适合你的人没有空间靠近你,而你在得到物质的满足后,又有一种空虚。这也是两难。
相较之下,衣物的抉择倒显得更轻松一些。记住你是物品的主人,非物品的奴隶。
做价值判断时,优先考虑自己的舒适度,而不是物品的价格。尊重自己真实的内心,听听她的声音,排除掉各种外在干扰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经过几轮这样慎重的判断,往后在购买衣服时你会发现自己更理性,也更有目的性,你的金钱不会浪费在那些买回来不会去穿或穿很少的衣服上面。你的能量也不会消耗在一些无用之物或无用之事上面。
外在的世界简洁了,内心何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