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有望助力自身免疫性疾病康复
编者:托马斯林 医学博士
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免疫应答紊乱,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攻击,造成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许多常见疾病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一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88117/232ee3463d766cb0.png)
临床上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病主要利用糖皮质激素和各种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免疫反应的各个环节,均为非特异性抑制作用。这些治疗手段均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情的继续发展,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免疫抑制剂抑制了患者的所有免疫功能,毒副作用较大。
在近年的研究中,干细胞表现出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免疫异常,干细胞可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环节发挥作用。因此干细胞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优势不仅在于干细胞可以分化再生为成熟的功能细胞,替代和修复死亡、受损伤细胞,而且由于干细胞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其对于自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前景都非常可观。
1995年,国外最先进行体内实验评估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结果显示疾病程度显著减轻。此后,众多实验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在刺激后对免疫系统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间充质干细胞逐渐被积极尝试治疗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且间充质干细胞本身易制备、来源广,还具有独特的低免疫源性、免疫调控等优势,逐渐成为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88117/cc23ef393a14e869.png)
有学者对多个已公开发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国内外临床研究项目进行总结。国外项目中有30个移植后器官排斥项目中的23项、13项多发性硬化中的6项、12项Crohns病中的7项均使用了间充质干细胞,国内的11个临床研究项目全部使用了间充质干细胞,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以上数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治疗效果逐渐凸显。随着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干细胞势必成为一种能够助力自身免疫性疾病康复且副作用小的全新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唐帮丽, 邓丹琪.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 42(1):62-66.
梁军, 孙凌云.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 浙江医学, 2017(21):1836-1841.
Dazzi F, Krampera 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autoimmune diseases.[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Haematology,2011, 24(1):49-57.
No.BNC-GW20180036自体干细胞讲堂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