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记

由一位老师改行而想到的……

2020-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心向往之的毛毛虫

今早晨练,碰到了刚改行的Z老师。其实,早就听说他前几年就在努力活动改行这件事,终于心想事成了。

我同他闲聊了几句,当然得向人家祝贺。人各有志,而且一辈子太短,工作时间又占去了人生的一大半时间,所以,如果能够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而且收入不错还特别体面的职业,当是一件很幸福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他精神百倍,跑的满面通红,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停下来分享了一下他的快乐。他说:“我也看不到上职称的希望了,而且做老师压力又很大,还不如改了行,生活多一些清静和乐趣,还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忙点头称是。

Z老师其实也有四十好几了,尽管学生也特别喜欢上他的课,但还是终于跳出了教书匠这个圈子。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我的心里着实有点羡慕。首先羡慕人家有门路,其次佩服他的勇气,一个人要舍弃了从事几十年的工作,重新面对一份陌生的职业,一群陌生的人,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是否也需要反思?为何教师队伍中努力改行的比比皆是?而且好象想尽一切办法跳出这个圈子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一个人改行做老师的?对,倒是有一个,马云。为马老师点赞!

记忆中,我们学校已有好几位教师改行到其他单位,每次见到他们,果然就会产生一种距离感。而且,近几年,学校的男老师比例大幅度下降,开会时或有什么集体活动的时候,放眼一望,女教师的数量占到一半以上。就说我们全校的语文教师,只有一个男性。颇有点万红丛中一点绿的得宠态势。

当然,也不能排除另外一个原因,女性的表达能力要优于男性,所以,在招聘教师时,男性的优势相对弱于女性。但真正的原因,还是世俗普遍认为男性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收入不够丰厚,形象不够高大,地位不够尊贵,甚至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所以极少有男生报考师范学院的。绝大多数家长也反对自己的孩子报考这一类学校。就连教师本身也反对自己的子女将来从事老师这一行业。

难道“十儒九丐”的怪象至今还根深蒂固吗?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也是写到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其中有一张图片,是通过应骋后准备体检的新老师,几乎清一色的女性,不过,在队伍的末尾终于看到一张男性的面孔。

人们看到这张图片,不知会作何感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队伍果真阴盛阳衰,是否会对孩子的性格有所影响?当然,为了祖国的未来,女老师也可以变得更为阳刚点,给自己的学生辐射更多的光芒和力量,但女性之刚怎能和男性之阳相媲美?

清一色的女性 万红丛中一点绿

联想到我们的孩子们曾经崇拜的一些“娘炮”和“网红”,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的动作,戴着耳环项链甚至涂着唇膏的打扮,纯粹的不男不女,着实有些倒胃口。但因何许多的少男少女却为他们疯狂?甚至为他们“打赏"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每当看到今日某些少年的一些不良表现,我们都应该追根溯源。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理念。含义大概是:“立志于做人的大道,据守于德的要求,遵循于仁的精神,游习于六艺中。”“游于艺”便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优游其中,如同鱼儿自在游于水中一般。也就是通过熟练掌握技艺而获得自由和愉快。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好向往孔子的教育时代,那时的学生是在以“道、德、仁”为精神导向的前提下,快乐的沉醉在"六艺"当中。而现在的孩子要么快乐的陶醉于游戏当中,要么被无止境的题海所埋没。

孔老夫子如果在天有灵,面对我们的教育现状,特别是教师队伍的阴盛阳衰,不知有无良策?

现实中倒是有一位对教育事业忧心忡忡的人士,他就是任正非,在接受《面对面》专访中,他呼吁,只有把教育做好,国家才有未来。因此,要真正提高老师的待遇,再穷也不能穷教师,要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去当老师,让优秀的孩子愿意上师范学校,这样就可以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他还强调,如果我们的教育像日本一样、像北欧一样、像德国一样,我们国家还担心什么。如果说我们的教师待遇不高,优秀的人都不愿意去当老师,那只会形成马太效应,越来越差。优秀的人愿意去当老师,只会越来越优秀,这也是马太效应。

任正非的父母亲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他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曾经告诫自己的子女不管将来从事任何的职业,都不要去做老师,任正非兄妹几个谨记父母的教诲。

他身为华为的总裁,为何要发出这样的呼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中美科技之争的实质,其实是人才之间的竟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而少年的未来岂能缺失良好的教育?而发达的教育更需要一些顶尖的人才,而如何把顶尖的人才吸引到教育行业中来呢?

但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不再是口号。

我爱我的国,我同样深爱着这一份职业,它可以让我吃穿不愁。但仍然感觉许多的愿望有些渺茫,一些梦想无法实现,自身处境难以改变,总是感觉现实残酷,失望太多。一个教龄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深感生活的不易。即使你再努力,也无法提高你的待遇和生活质量。

所以,欲望越来越低,心态越来越佛系。于是,学着修炼心性,在岁月的打磨中,一颗心便与世无争,一个人便安于现状。不过,还是希望任正非呼吁的那一天早日到来。那时的我们才会有一种真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而“学而优则仕”也会转化成“学而优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