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故事
在书里看到过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能改变的人,是自己,也只有自己。
然而,在平时,我总会忍不住用起一个常用的句式,大致意思是谁谁谁很厉害。这会给自己一种错觉,好像夸赞别人的时候,自己也能顺带地沾上些许光辉。
后来,渐渐明白,再怎么羡慕、敬佩,那种厉害仍旧是别人的,与我无关。
也有的时候,和朋友聊天时,会谈及别人的事情。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朋友跟我说,“你能不能和我说说你的事情,我想多了解你,不是别人”。那时候,我想我有什么好说的呢。瞬间话题戛然而止。
我一直在当别人的旁观者,不曾停下来看看自己。所以我一直将自己放这在一个又一个的模版里,好适用于各种场合,不至于滑稽或是多余被厌恶。
近段时间,我终于发现自己的这个问题。向老师抱怨吐槽了自己很久,然后说自己想要怎么做。老师回复:“你应该多和我说说,你做了些什么”。我这才意识到,以为自知式的自我吐槽,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自我逃避,没有正式问题。
于是,我逐渐地不再抱怨自己,也不把问题推给别人,期待别人拉我起来。
实际上,我总是在期待,贪婪地期许,自私地希望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有人来将自己治愈。
我第一次用贪婪这个词来形容自己,这比懒,比惰性更胜一筹。懒只是自己什么都不想做,而贪婪还有着对外界的要求。
终于,看清了这样的自己。我决定拉自己一把。我决定用行动、用付出来治疗这样的自己。
我已经开始不厌恶自己,而是用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像是看别人一样看自己。
不羡慕,成为那个羡慕的人。
我重新开始给自己列计划表,这一次,我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这样的计划表,达成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你们如果也有过没实践成功的目标,如果也有过半途而废的经历,或许能体会,我们在列计划的时候,会有种已经达成的错觉。这种错觉会让我们低估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阻挠我们完成的难度。
这一次,我更仔细地思考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具体的目标,以及如何在每一次的练习中给到自己反馈,怎么样才能设置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进度条。每一次进步的时候,给自己怎样的奖励机制。中途会遇到哪些可能让自己放弃、偷懒的想法、障碍,遇到的时候怎么劝说自己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