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别人的感受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鲤佳

日更第39天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朋友圈里精心写好并配图的心里话,在临发前干脆删空?

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找个人约个饭约顿茶,点开朋友的头像思索了片刻又放下了手机?

人群中刚要说点什么却生生把话憋了回去,笑笑说没什么?

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欲言又止,没什么,这只是代表着我们成熟了!

人从小到大是渐次沉默的过程,小时候开心了会手舞足蹈喋喋不休,不高兴了会一股脑地把不快哭诉出来;

再大些时候会把开心的分享给父母,不开心的倾诉给死党;

成熟以后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少,即便是有,连分享都变得瞻前顾后,只是脸上笑着心里默默地扛。

对我们来说,每一次欲言又止都是往成熟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因为我们开始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了

网上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公交车上吃力地问司机:“请问...问...到到到...中华华...华门...还...还有...几...几...几站?”

司机转头想说点什么又憋了回去,专注地开车。乘客走近了些又问司机同样的话。

周围的乘客看不下去了说:“到了我提醒你,我也在那站下车。别打扰司机开车!”

这时司机才认真地解释:“不...是...是...是我...不...不...不...理...理他,我我...要...开...开口...了...了,他...会认...认...为...我学...学...他...说...说话。”

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当成个段子,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欲言又止又何尝不像个段子呢?

明明好心要纠正别人的错误,但是话一出口很有可能会被对方误解为拆台;

明明早已看穿了一些事情,却笑笑装作不知道;

明明有能力解决某一项问题,却因为大家都默契的不会,不自告奋勇地跟老板说个:我能!

当我们开始学着顾及别人的感受时,说明我们无形中有了铠甲,可以学着保护自己了。也说明我们有了强大的同理心,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