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产品分析速递】校友互助——针对校友人群的创新型互助平台
本期Lighthouse互联网实验室向大家分享的投融资产品是“校友互助”——国内首家面向高校校友人群的创新型互助平台。希望能为互联网er和创新创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介
校友互助是国内首家面向高校校友人群的创新型互助平台,为学生、校友群体提供互助保险及增值服务。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国内的互助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90% 以上的互助平台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目标人群、产品设计高度雷同,并且都采取大而全的用户定位。
2.高校校友作为高净值人群,其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他们缺乏渠道进行交流并交换彼此的资源人脉。
产品概述
1.“校友互助”只垂直做高校校友人群,并结合“TO B+TO C”两种模式,试图打造一个属于校友们的互助平台。
目前主要有三个相关产品:
a.“高校联盟抗癌关爱计划”:用户在确保健康的情况下,交纳6 元以上的保证金,并经过 180 天的观察期,即可正式加入计划,一旦罹患疾病,最高可获 30 万元资助。
b.“高校专属互助计划”:面向国内 2800+ 高等院校设立专属互助计划,只允许同院校学生加入。保障范围覆盖 25 种常见重疾、意外伤害。
c.“校友帮帮”:面向高校校友及其直系亲属,大病患者可发起筹款,快速获得救助资金;还可发起母校活动众筹、公益众筹,为母校捐赠。
2.校友圈:类似社区板块,校友们可以在这里进行社交互动。以此来提高用户粘性。
商业模式
1.TO B(高校)方面:面向高等院校推出专属互助计划,帮助其实现校友间的互助。
2.TO C(校友)方面:推出了“高校联盟抗癌互助计划”,为高校校友的健康提供保障。
3.盈利上,校友互助现阶段的目前暂时不考虑盈利,而后期可能通过健康服务+ 商业保险导流、会员增值服务等实现盈利。比如和第三方合作,基于大数据做会员的健康管理方案,降低用户发病概率等。
创新点
1.从校友切入的好处:互助保险平台传统大而全的切入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推广范围大,获客成本高、信任问题。而校友间是类熟人互动互助,更倾向于特定人群之间的匹配和连接, 有天然的关系层存在,获取会员的渠道也就更容易实现;而校友群数量庞大,有关于母校的共同话题,更容易达成会员之间的心理共识。
2.“众保模式”:众保模式可以理解为互助保险中的P2P,或者是众筹领域的互助。众保模式一大特点是去中介化,借助互联网手段摆脱了传统保险公司的人海战术和运营成本,使得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服务更多的人群,即基于海量的社员,绕过保险公司,直接在互联网社区中实现相互保障,并降低不必要成本。
投融资情况
正在筹备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