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散文

假如,我有一支长长的望远镜

2017-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沈清颜
文/沈清颜

01

假如,我有一支长长的望远镜。我要带你偷偷溜进森林,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观望那深邃的夜空。看一看,那轮圆月里,是否有一个砍树的男子,以及一位貌美的仙子。

假如,我有一支长长的望远镜,我想让你看一看,天空中是否有猫公车经过。如果有,那一定是小梅和小月带着玉米去探望她们在医院的妈妈。让我们为她们的妈妈祈祷吧。

假如,我有一支长长的望远镜,我想让你看一看,那城堡上空的璀璨烟火,是否为庆祝王子与公主的婚礼而抛洒的祝福?

我有一支长长的望远镜,可以带你看见世界诸多奇妙之物,但是,我不能让你看透人心,不能带你分辨好人与坏人。

坏人,不是童话故事里的怪物。凶神恶煞,红眼睛,绿头发。一出场,众人就知道他是坏人。这样标志性的形象,让我们心生警觉,拒绝他靠近。

但在现实中,坏人从没有如此强烈的“坏”的形象。相反,他可能有伪装出来的慈爱的笑容,有关怀的话语,有温暖的拥抱,甚至他口袋里的糖果,也都是一样带着甜美滋味。

02

孩子被教导,不要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单独与陌生人呆一起。但是孩子是单纯的,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叫做谎言。

谎言,在成人世界里,穿梭行走,悠游自如,无处不在。欺骗、背叛、争斗。各种矛盾纠缠,极尽所能地让人们绝望地看到人性的真相。

再相爱的人,在诱人的利益面前,也会甘心屈服,折下高贵的双膝;再坚固的友谊,在破坏与离间之间,也会背向而驰,各奔东西。再虔诚的信徒,在信念遭到巨大抨击时,也会选择畏缩、回避、退出。

在成人的游戏里面,一部分人尚且因看不清谎言,而被击打得体无完肤,并对生活产生无力感与绝望感。我们,又如何让一个三岁的孩童,看清这世间的真面目?

03

我们教导,我们告诫,我们保护。我们极尽所能出现在孩子的生活范围内。但他终究有一刻是远离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而那是他的自由之处。

他终于可以尝试着,脱离父母,成为一个独立的孩子。但这样的自由空间,有可能因为父母的缺失,而为恶人所利用。

恶人之所以出现,并不是她一开始就在。而是,在某些时候,她从好人过渡成了坏人。

就像,一个人对待自己的宝贵物件,珍惜,慎用,小心翼翼捧住在手。倘若面对他人可用之物,因它不为自己所有,并不耗费自身资源与金钱,所以不加珍惜,不怀有感恩之心。滥用它,将它摔坏,摔碎,也丝毫没有怜惜之情。

而对待一个孩子亦是如此。如若他出自自己子宫,经由十月分娩,历经季节变换,承受疼痛与喜悦,最终得以与他相见。她必得毫不费力地爱上他。因他是她身上脱落的一块肉,牵连着她的悲苦欢愉。

而那来自外界的孩子,与自己毫无瓜葛。她从无可能去全心全意地把爱投注到他身上。他的微笑,哭泣,争吵,无法给她带来生命的体悟与能量。

而相反,她却会因为他的存在,引发负面情绪,甚至勾扯出生命里的恶。她在他面前,全然地展现出属于一个成人的权威与力量。

可以想见,很多人的爱,这样狭窄,这样渺小,以至于只能局限在自己的爱里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话语,流传至今,却是千古万难之事。人的心里面,若从无装有大我,又怎可能会赡养与己无关的老人,又怎可能爱护与己无关的孩子?

若人人执着于小我,执着于自我利益,这个世界,还有可能变美好吗?我们的孩子,还有可能健康安全的成长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