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论语学习(34-36)

2020-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Rita的学习笔记
  1.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笔记:

  1. 好:喜爱
    2)恶:厌恶

解读:
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真正知道喜爱什么人,厌恶什么人。
有仁德修养的人,既能够正确地爱人,也能够正确地厌恶人。我们修养‘仁‘德,要客观正确地对待人,克服一己之私见。大家都说他坏,他不见得一点不好;同样,一个人大家都说他好,他也不见得真有那么好。

  1.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仁的修养,就不会有特别讨厌看不惯的人和事了。
仁德之心的修养在于中正平和,对人对事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偏执于爱或者恨。

  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人,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笔记:

  1. 不处:不能接受
    2)去:摆脱

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能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弃它,君子是不能摆脱的。君子离开了仁德的准则,怎么可以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能离开仁德,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在最匆忙的时候要与仁德同在,在最颠沛的时候也要与仁德同在。

70.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解读:真正有仁德的人,看到一个不仁之人,不是想着如何厌恶他,而是极力同情他、感化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遇到了不讲道德的人,就觉得这个人特别讨厌,那么我们就没有用仁者之心对待这个人,从而我们也就是没有道德的人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笔记
党:类别

孔子说:人们犯错根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看一个人所犯的错,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仁还是不仁了。

7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