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月天主题|故乡的月啊!
古人常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们喜欢以此来表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小学课本上也有一篇文章,叫“月是故乡明”,看来季羡林这个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也会思乡啊!
所有人都会思乡,从此,“月”便成为了思乡的代名词,毕竟,当黑漆漆又浩瀚的空中挂上一轮明月,周围还围着许许多多若隐若现的星星之时,怎能让人不想起自己的父母拥护着自己,怎么不让人把自己想象成群星,却把圆月想象成家乡呢?
可是,在故乡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然,可能也有时间长的。但是,无论时间长短,无论如何,总是要离开的。就比如旅游,虽然只在外地停留了几天,几十天,可终究,还是不在家乡。在家乡停留的时间总是短暂的,那是一天少似一天的。
月光下,黑夜中,这时候,月色总是最皎洁,最明亮的。夜色下的月总有阴晴圆缺,忽明忽暗,又像是嫦娥的广寒宫在上面,嫦娥在其上翩翩起舞,尘土飞扬,所造就的一起一伏,一明一暗。
谁能不为这圆月而动情呢?“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这美妙的夜晚,寻一处谧静安闲之亭,找一对古色古香之桌椅,看一轮当空明华之月,可是什么都比不上的。
故乡的淳朴,还有什么能够相抵?明月的清白,还有什么能够映衬?复杂的思绪,还有什么能够阻挡?虚无啊!空寂啊!遍地昏暗却又明亮如初,心头涌上阵阵波浪,却一次次被现实摧残……
有人一生的愿望就是归回故乡,但是他们可能余生未遂;那些身处家底的人呢?他们多么想去外界拓宽视野啊!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让他们的心最终归回家乡……
左顾右盼下,僻静无人的小道上只有晚风相依与路灯作伴,骤雨即下,万物朦胧,斗雨漂泊于空而有灵,千山伫立于上而似魂,千万唯物上,只余月鼎立九州大地,如万千世界般广阔,终究为空!
内外皆能见月,国外的月却不如华夏的月而有神了!国人以月为眼,自眼视大千世界,左映右衬,也不为过。难道这世界中还有如同这般明眼似有光泽的事物吗?月的结构化整为零,遍布亿亿万万华夏人民的心中,五脏六腑,也不足为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