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让过去照见未来
让过去照见未来
文/石岩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11f177aa73d21bc3.jpg)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越来越喜欢怀旧,往事如电影般时时浮现在眼前,有游览名山大川时的见闻,有同事、好友的趣事,有家人欢笑的场景,更有儿时的印记,或许是由于年龄大了爱回忆吧,便有些自惭形秽,但我发现像自己这样的人非常多,而且没有年龄限制。老人言必称“想当年”,中年人在酒桌上动不动便吹嘘年青时的神勇,即使是稚气未脱的娃娃也会来一句“我小时候如何”,仿佛过去的都满含美好。
人们怀念以前的低物价,留恋筒子楼的烟火气,难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而古人也有类似的倾向。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苏轼“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文人多缅怀古圣先贤,而圣贤也崇尚前人。孔子即有浓重的崇古思想,他曾明确表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孔夫子对当时的礼崩乐坏痛心疾首,坚持要恢复周礼。
果真是今不如昔、昨不如前吗?事实大概并非如此。周朝步入春秋战国时代是历史的必然,尽管群雄割据狼烟四起,却孕育了诸子百家的哲学根基,为秦的大一统积攒着文明储备,历经千百年来的沧桑变迁,中华民族虽然有分分合合的跌宕起伏,但都不会走回头路,人类社会的车轮永远是滚滚向前的。出乎孔子意料的是,自己周游列国时“惶惶如丧家之犬”,而身后却被人们尊为至圣、万世师表,好古之风也吹进了“孔家店”的大门。
李清照对项羽推崇备至,不过是看不惯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而已,苏东坡怀想周瑜也只是在抒发被贬谪的愤懑,现在的人们口口声声说过去的好,可谁愿意回到吃糠咽菜的年月?大多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发牢骚罢了,而我之所以对旧事念念不忘,真是到了“过去的忘不了,现在的记不住”的年纪,“多情应笑我”华发偷生啊。恐怕人们忘不掉的从前仅是飘渺岁月的印记,是雁过留痕的无奈与感伤,也是希冀落空时的宽心抚慰和自我解嘲。
但怀旧不是腐蚀剂与忘情水,它更多的像疤痕灵和醒酒汤,人们是在以古为镜照见眼前的不堪,或是在援古证今中看到差距,或是于回味无穷里寻到初心,就像拿昨天的太阳晾晒今天的衣被一样,虽然貌似痴人说梦荒诞不经,可盘桓在脑海深处的阳光味道却能抚慰心灵,让缕缕光影编织出奇异的梦幻,暖了岁月,亮了心房。生活不只有房子、车子和票子,还有憧憬、向往和怀恋,正是昨日的梦装点了今天的窗,我们才会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我不再为自己的念旧感到羞赧,而是有时会特意去发掘记忆深处的印痕,从中找到天真无邪的童趣,找见执子之手的浪漫,找寻人心向善的感动。所以我想,如果人们总能从如烟往事间寻到催人奋进的亮点,而不是翻看他人脸上的暗斑,过去就能照见未来,世界便会变得更加靓丽多姿,变成在水一方的伊人,楚楚动人中让我们望见“思无邪”的古典美吧。
2020.8.12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e15033b02c2d996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