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为什么爱看《青春有你2》?
“你怎么这么爱追青春有你啊”?
这是一位好友在几周前曾抛给我的一个问题。
的确,纵然每次节目播出后,我们都会发出或听到很多类似“压票”和“恶意剪辑”这般反对的声音,但每个周四和周六我们却也还是准时守在了屏幕之前,一如既往地追了下去。
于是我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渐渐理出了一些头绪。
上一周,我的one pick有些遗憾地止步于了第24名,未进决赛。
再过不久,这近半年的一场青春之旅也将步入尾声,最终的成团名单即将水落石出。
所以我想,再不动笔,也许就晚了。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我想将之送给这109位努力追梦的姑娘,也送给正在看着这些字眼的你们,希望能为你带来一份力量或是思考。
一、时间与玫瑰花
没错,我的one pick是“SNH(BEJ)48段艺璇”,在第三次排名公布中,她排在了第24名,无缘决赛圈。
之所以先提到这一点,是因为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最初动因,是在她的微博首页里看到的这一句话。
“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这是《小王子》的一句经典语录,而段艺璇对它的首次引用(应该)是在19年年初写给粉丝的一条微博。原来在准备生日公演时,她曾无数次地处在了情绪崩溃的边缘,但每次都依靠心中对粉丝的挂念与爱而挺了过去。
所以她说,“谢谢你们,成为我如此重要的玫瑰花”。
而在《青春有你2》的观看过程里,我则渐渐对这朵“玫瑰花”的含义有了一层新的理解。
如果能为这节目里的109位姑娘打上一个共同的标签的话,我想那个词应该就是“坚持”。
这种坚持是短期的。
面对时间间隔很短的舞台任务,她们没有时间优柔寡断,也没有时间自我安慰,甚至连崩溃时的痛哭都要为自己规定好一个结束眼泪的时限。
她们能做的只有坚持不断地练习,并坚信着“坚持比努力更可怕”。
这种坚持亦是长期的。
她们中有人曾出道多次,却依然没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们也有人不再年轻,却也依然在为着梦想而不言放弃地努力;她们还有人在台下独自消化着各类质疑的声音,却也依旧选择在上台前拭去一切,只展现最好的自己...
在节目的第八期里曾安排了一个给家人打电话的环节,被镜头收录的片段中有一组令我的记忆尤为深刻。
在结束通话之后,戴燕妮对着镜头回想着与妈妈共同生活的这段时光,道出了母亲对自己多年来坚持的不理解,然后淡淡地念了一句。
“她不知道,一直坚持是我这些年,唯一能做的”。
我始终记得台湾表演艺术家李国修的那句座右铭: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了。
如果是从这一点来看,“戴燕妮们”似乎应该是幸运的,毕竟有太多人穷尽一生也没能找到最热爱的事物与向往的生活,便庸庸碌碌地与这世界道了别。
可她们又真的幸运么?
其实在采访中戴燕妮自己就曾给出过答案。
“不是大家会说我不适合,他们都觉得我很适合,但是他们都觉得我不幸运”。
魏征曾在《谏太宗十思疏》里给唐太宗写了这样一句话,“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能够坚持到底的就很少了)”。
在这个人人你追我赶的快餐时代,能够为一个梦想而不停歇的努力坚持数年,着实已是一件令人感到敬佩的事情。
而这种在节目里无形间流露出的长期坚持,则比那直观呈现出的短期坚持显得更为令人震撼和心疼。
我想,追梦的日子里大概很需要勇气,不止是为了对抗那焦虑未知的明天,还为了在无止境的失败循环中依然做到处之泰然,哪怕那个曾经坚定无比的梦想很可能已变得越来越触不可及。
那么坚持了这么久的她们,又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耗费了多少勇气呢?
但所幸,她(们)还是始终选择了坚持,而也正是这份坚持才赋予了那份梦想一层更加重要的意义。
“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
二、在追偶像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追什么?
虽然《青春有你2》的官方标签是一档“青年励志综艺节目”,但似乎用“偶像选秀”一词来定义会显得更为直白和确切一些,因此这档综艺的内容也大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
先说“偶像”。
第一次令我对这个词产生思考的契机,源于法老的概念专辑《生于未来》中的那首主打曲目——《采访》。
在这首歌的MV中,作为所谓“饭圈”代表出场的黄礼格的那一段词令我感触颇深。
“其实我想要看见一个歌手的正能量,我想和idol一起慢慢成长。Idol辛苦练舞努力练歌我们才会努力为他打榜,这样的idol才会得到我们的欣赏”。
没错,我想也许这才是所谓“idol”一词真正的意义所在,因为陪伴不仅是最长情的告白,它还是一座架在粉丝与偶像间的桥梁,构成了彼此最闪亮的一抹回忆。
再说“选秀”。
在去年年末,网易云音乐的个人年度歌单一出,便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讨论的热潮。我们发现在有些时候,那看似冰冷的数据却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其实这是因为时间的存在,赋予了这些数据感性化的“魔力”。
受到疫情等原因的影响,《青春有你2》的录制周期也随之延长,这些姑娘们在不知不觉间便已陪伴了彼此近半年的时光,于是乎那种时间的“魔力”便也得以在她们的身上展露出了一些锋芒。
初来乍到之时,她们有人素未谋面,也有人相识多年;她们的性格各异,或自卑,或勇敢,或阳光,或寡言。
但在这将近半年的选秀过程里,我们竟能清楚地看到“改变”在她们的身上一步步地淡入,磨合,直至迸发而出。
有人从无法站上舞台的F班一举冲到了上半区,换得了一件件漂亮的彩色上衣;也有人在一次次演出中重拾了信心,告别了那曾因为舆论压力和能力不足而深感自卑的自己;还有人从早已习惯的单打独斗,到成功与一百多位女孩打成一片,甚至成为她们口中的无比甜腻的“宝贝”...
而在屏幕前见证着这些“改变”的我们,其实也在不经意间代入了这一过程,就像金靖老师曾说的一般,青春制作人在看的不是偶像,而是我们自己。
又也许,我们始终在追的那个“偶像”,就是那个在平行宇宙里未曾因为现实或主动或被迫放弃梦想的,勇敢的自己。
三、请靠你的眼睛去认识“她们”
在《青春有你2》的热播之际,爱奇艺的另一档自制综艺《我是唱作人2》也在悄然间登陆了线上。
在第一期节目后的饭局上,张艺兴的制作能力得到了Gai及郑钧等人的一致好评,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竟然没有一个人在上节目之前就知晓了艺兴的Beat Maker身份。
在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偏见”那足够广泛且持久的杀伤力,在这一朝被人认可和改观的背后,又到底曾蕴含了多少次的被误解与心酸呢?
偏见的产生总是那般的轻而易举,但若想将之攻破却显得困难无比。因为要想打破偏见,必要先做了解,只可惜在这日渐忙碌的生活节奏里,我们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耗费在了解真正的信息之上。
而综艺,就不觉间成为了最好的渠道之一,因为它将这项“工作(搜集资料)”演化成了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并起到了殊途同归的作用。
《青春有你2》的播出便是给予了那些曾被偏见“围绕”的姑娘们一个倾吐自我的机会,也给予了作为观众的我们一个认真思考和发现的契机。
在观“婧”的这段旅程中,令我在心里感到触动最大的,是“丝芭女孩们”和秦牛正威。
先说前者。
在节目之前,其实我对SNH48的了解并不算多,而她们在节目里第一次“抓”到我的瞬间则是那个初评级舞台后的“拖堂”。
Ella老师将有“死亡歌姬”称号的苏杉杉叫了出来,令其单独展示了一段唱歌,在充斥着各种震惊和匪夷所思的表情的画面之中,有两组穿插而过的镜头令我感到了一抹温暖的“扎心”。
在看台下,戴萌在伴奏响起时不经意地后仰了自己的身体,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心疼和担忧;在舞台上,段艺璇和费沁源的目光则是并没有落在队友苏杉杉的身上,反而是看向了导师以及观众区的其他选手,似乎是在害怕那些还不够熟悉的陌生目光伤害到自己单纯的伙伴。
在那一刻我仿若第一次懂得了所谓“团魂”的意义。
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去认真地看了许多SHN48的视频,有公演和总决选,也有类似《少女的Funny Time》这样的限定团综。
我才发现原来她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有趣,鲜活,独一无二。
我不仅能看到她们每一个人对于舞台和梦想的向往与坚持,还感受到了那成员间最真挚且不加修饰的羁绊与情感。
于是我便复刷了一遍“青你”,才意识到原来这般反映她们彼此间友情的细节画面在节目中比比皆是。
在第一次的排名发布会上,当听到蔡徐坤提及“Ella老师的人生挑战”这一标签之时,早已晋级的费沁源立刻激动的站了起来,而眼泪也在几秒之后夺眶而出;
当得知莫寒排在内投最末不得不调整曲目之时,张语格那想安慰又害怕触碰的手伸了又收,且她为了保护对方还曾在投票时把自己投到了第8;
当许佳琪念着进组前写给自己的信,提到曾不敢用“SNH48”的称号自我介绍之时,镜头扫过的每一位“48”成员的眼里都泛着泪花...
所以在那场告别晚会上,当莫寒念出“费沁源、苏杉杉”两位已淘汰队友的名字之时,才会令哪怕从未了解过这一团体的路人们也在这一瞬间为之动容。
再说“牛姐”。
我想令秦牛正威自己都没能想到的是,她得以在节目播出后“圈来”一票粉丝的关键不是才艺和努力,而是心态。但纵使是被网友戏称为“活菩萨”的她,也依然曾在节目里展现过柔软和敏感的一面。
那一句“我希望所有的女孩子,都能被世界善待”击碎了屏幕前无数人的心理防线。
我想真的很少有人能做到完全不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总以一副“活泼好动”无忧无虑模样示人的虞书欣,还是曾给全场留下“臭脸”初印象的赵小棠;也无论是看似无坚不摧的“好心大姐”上官喜爱,还是在回答各种问题时都官方到滴水不漏的刘雨昕。
其实她们都一样。
所以我们能看到虞书欣藏在信件里的个性与柔软;能看到赵小棠在练习室版本PK获胜后止不住的啜泣;还能看到上官喜爱对着镜头略带苦楚的那句“我怕我再不唱跳大家就把我忘了”;以及刘雨昕请教杨天真有关个人风格问题时握紧又微微颤抖的双手...
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在其他选手、导师或是看着节目的你我的身上。
所以,在评价任何一个人之前,我们都真的需要先好好的了解一番,这种了解不是道听途说和人云亦云,而是真的睁开眼睛,剔除“滤镜”地去看和发现。
就像苏杉杉那首原创歌曲里的第一句一般。
“我常听到有人在说是你的错,明明从未了解什么就做定夺”。
也正如乃万在回应秦牛正威的“推荐”时所说的一般。
“不要靠你的耳朵去认识一个人,要靠你的眼睛去认识一个人”。
常言道,谎话说多了,你自己就也跟着信了。如果接触到太多对某个人的风言风语的话,的确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也正因如此,思考才会成为一笔格外珍贵的财富。
于是我也不禁开始反思起了自己的行为,是否自己也曾发表过跟风刻薄的弹幕评论,是否自己也曾因为偏见而忽略过某些群体的闪光之处。
所以其实真的大可不必对“她”或“她们”持有那么大的恶意,那在我深爱的Hiphop圈里盛行的“Peace and Love”,其实用在生活里的任何地方都依然适合无比,而那选择权则永远是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当Jony J对着镜头无比真诚的表达,自己来到这个节目不断地改观了对训练生这一群体的看法之时,我们也更有理由去选择相信,只要你愿意做出改变,那就永远都不算迟。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以塔伊加导演曾送给影迷的一段话(出自Rainer Maria Rilke)作为结尾,希望这份曾带给我的感动与力量,也能传达给你们~
“Let everything happen to you: beauty and terror.
Just keep going,no feeling is final.”
加油。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加七君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