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小悟
2020-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春夏秋冬99
前几天脖子干得冒烟,一说话就不舒服,可身体并无大碍,以为拖几天会自愈,于是任其发展。
过了两天,等来的是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水样的鼻涕肆意流淌,各种鼻窦炎综合症同时迸发,昏昏沉沉走进教室,其效果可想而知。
回家从一楼爬到三楼都脚酸手软,不行,得赶紧吃药。
先用盐水洗鼻子,儿子迅速跟过去,看着一股水花从注射器喷向鼻孔,他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给鼻子打针?”
洗完鼻子抹药吃药,儿子见我一齐吞下十几颗药,吵着说:“妈妈,我生病了,也要吃大药。”
看儿子一脸执着的表情,递一颗药给他添一下,“我还想尝这个药的味道”,他指着罗红霉素大叫。
“这个是苦的,不能吃。”
午休过后,仍然头昏脑胀,说话声音沙哑。如果再不好,明天有人检查,学校要求戴口罩上课,我的天,这光景如何应对那59个“小魔头”。
今早开会反复交代,课前课后要精心准备,衣服着装不能随便搭配。还有,各种表册,真的假的,该填的要填,该补的要补,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堆手上的活要做。
本来周末开会大家就反感,不管是何种头衔的检查,这不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有些领导将种种规定三令五申,还附带一种管教和指责的语气,说得越多,如同强行灌输麻醉剂,结果肯定是油盐不进。
会上玩手机,讲小话,打瞌睡的大有人在,有时具体事务没交代清楚,会后大家一头雾水。
想起花花的文字,短小精湛,没有一句废话,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今天看女侠的文章《你勤劳,但不一定有收获》,说到教师拖堂的问题,她认为教师拖堂是低效无能的表现。
看来,不管是上课,还是开会,亦或是写文,能精简是能力,也是艺术。
明天进教室以一当十地讲,给嗓子喘息的机会,多看多听,难说会有新发现。如此看来,生病也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