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
很久没有看《开讲啦》,之前这档青年公开课综艺是我最喜欢的节目,没有之一,但是后来因为种种的个人原因没有坚持每天看,也许正是因为放弃,所以那段时间的生活总会有些迷茫。个人很喜欢引用杨绛女士的话来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标尺:你的问题主要是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每次在自己情绪波动时候,或者说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便会想到这句话来提醒自己,你的生活需要充电,如果继续空乏的生活下去,总有一天会变得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
而后便开始看书,在某一个程度上会感觉到自己能够触摸到本源,也许是世界的本源,也许是自己的本源,也许是自己与世界的本源。说本源这个概念有些大,然而脑海中不断闪现的便是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己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想象。虽然事实不尽如人意,可是再明白某一些本源的那一刻,自己的情绪会得到某种成分的释放。
写到这里其实已经有些接近《开讲啦》能够带给我生活的影响,这档节目中是我们国家众多行业的领军人物,每个人在自己各自的领域进行着深入的研究,虽然之间好似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如果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确实和我们息息相关,因此,透过《开讲啦》我们能够看到人类的某种阶段性的发展,甚至能够从每位领军人物的回答中得到未来发展的某种可能,将这些发展与现实相互结合,便会得到一个清晰而又明确的结论,自己情绪是有自己的目标调动的,有目标的人会在任何条件下表现出常人不能理解的精神,而没有目标的人会在很多状况下烦恼面对的现实。
在付巧妹老师演讲的一期,撒贝宁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如果说地球四十六亿年的历史是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如果播放24小时的话,前23小时59分零四秒和人类没有关系,人类是在最后56秒钟才登场,而那个时候人类的身份是浑身毛茸茸的南方古猿,一直到最后34秒钟人类学会了用火,最后4.5秒钟,人类的足迹遍布了整个星球几大洲,距离直播结束0.1秒,人类的第一个文明才在这颗星球上建立。在这个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地球来讲,我们人类的生存其实所占的份额是非常少的,也非常明晰的得出一个结论: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曾经发生过太多我们人类不知道的事情,也许这颗星球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它承受过太多的外来物质的碰撞,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人类并不能够承受太明显的环境变化。因此,当前21世纪曾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不难看出,虽然口号或者目的是保护环境,可其实本质上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从这个角度,我们能够得出太多目标,前面已经提到过,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情绪波动原因更多的是受现实的影响,而现实中有很多难以用自己力量解决的事情,往往此时会产生一个疑问,我们需要做什么,曾经在一本书上,曾有人提到,我们人类生下来到结束其实都在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哪怕他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在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可是无论我们长大,或者是结婚生子,或者是抚养孩子,赡养老人,或者是吃饭生存,每一个行为的背后其实都能够找到意义,只不过是意义的大和小的问题。
世界上,有能人,有普通人,而意义也有大意义,也有普通意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例,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院长赵新全老师,他以保护三江环境为己任,即使已经退休,坚持活跃在可可西里这个美丽的地方,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的生态环境,进而保护三江沿线的人类生存环境,这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将一些细化到小事的环境保护行为,例如我们是否有节约的习惯,是否有环保的意识,现代城市中,基本上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道都会覆盖环境保护行为的宣传,我们是否有呢?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些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可是意义并不是你赋予它的,如果能够将这些行为印到自己骨子里,其实已经具有了意义,如果能够将这些引导自己骨子里的习惯影响给我们周边的人,谁又能够说没有意义,只是这样想的人太多了,所以这些意义被忽略了,自然也没有任何行为了。
可是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并不能够成为赵新全老师,我们大部分只能是环保行为终端,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连我们该有的看似微小而责任重大的意义行为也放弃了,在环保角度,我们还能有任何意义么,以这种逻辑下去,在其他的角度,我们也不断的忽略那些小二大的意义,我们的整个生活会产生什么意义呢?而前面已经提到过,搜寻意义似乎我们的本能,如果迷失在这个本能中,我们便会在生活中迷失,而后长期下去,自然会发现,原来生活只剩下一地鸡毛。因此不要小瞧任何社会中赋予我们个体的意义,也许它产生的能力不会很大,但是并不代表它不重要,无论如何,当自己开始做的时候,便是在赋予自己意义和目标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会逐渐的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