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叙州|合江门旁,观音街谐音冠英街
2024-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峡孬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b220035f7ac74310.jpeg)
古时城东祀观音,商街牵连合江门。
风水宝地公馆聚,街名观音改冠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b2b01493c123c92e.jpeg)
讲叙州合江门方位,宜宾人清楚明白。问观音街在哪儿,则鲜有应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d0157b6c29c0ce6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e24f1be09adafebb.jpeg)
缘由是:街名观音改成了谐音冠英。观音街地处宜宾城东,邻近合江门(三江口),始建于明代,因街东北部建有观音阁,故名观音街。
清朝乾隆年间,滇铜、川盐互运,以及丝、茶、药材、山货等交流需求,宜宾成了重要的水陆码头集散地,合江门街、栈房街、走马街等沿江街市形成繁华的临河商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e4a2276b6f140608.jpeg)
云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浙江、山西等多省商贾们纷纷来宜宾长驻或落籍并兴建会馆。
在清朝末年,宜宾城里有36个商业帮会,其中的八省公所就设于毗邻观音街的寿昌寺内,观音街也就成了商贾富绅的公馆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96c0c50d8727ee47.jpeg)
民国时期,观音街中有40余座砖木四合院,住的都是军政要员、盐商、药材商、银行家等非富即贵的有钱有权人。民国12年(1923)至民国21年(1932)间,四川军阀刘文辉在此修建私人公馆,人称“刘家大院”。后有士绅来此观瞻,取“冠压群英”之意,将观音街名雅化,定名为“冠英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00d61404ccafcc95.jpeg)
冠英街建筑多为两进、三进的公馆大院和小四合院。建筑风格为清代官帽形山墙,小青瓦覆顶,穿斗椽架结构,走马转角。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4adeb4e8bb236753.jpeg)
宅门为石朝门、栅子门,门外设石门墩及小石狮石像。室内构件如照壁、雀替、撑拱、窗棂等的雕刻,或镂空或浮雕,描金赋彩,其人物及象征福、禄、祥、寿的花鸟纹饰都很精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5bc05e054d838721.jpeg)
此外,街上民国时期的中西合璧门楼也颇有气势和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