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成长励志

愿再无人以爱之名伤害你

2019-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许不明

我的童年阴影无关病痛伤亡妖魔鬼怪,而源于一个“热情善良”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我强加的一场施舍。

大概在上初一,一次周末放假小姨接我去她家玩,正好赶上中午饭点。她们家里有客人,小姨的婆婆准备了一大桌饭菜。

见我进门,小姨的婆婆立马热络的抓起我的手,脸上堆满了明媚的笑

“阿女啊你来啦,怎么之前放假也不来玩啊,来来快来吃饭,阿婆这正好煮了很多肉”

她把我带到餐桌前,拿起碗给我盛肉汤,眼看她盛了很多肉觉得吃不完,便说吃不了让她别盛那么多。她推开我的手“吃得了吃得了,阿女可怜哦,在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哪里吃得到好的啊,莫和阿婆客气”她说着继续往碗里盛肉,对着家里的客人说“这女仔最可怜了的啊,爸妈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好吃懒做哪里会管她哦,可怜了阿女哦”

她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的肉,我看着实在太多,往锅里倒回了一半,她看见又重新夹回我碗里

“吃了吃了,这点肉吃得下的,不用怕,不用讲礼的,在家里吃不到,到阿婆家里只管吃,可怜哦阿女,还这么讲礼”

吃饭期间她不停的往我碗里夹肉,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扇动气氛,和家里的客人说我家里是多么多么可怜,我又是如何懂事,爷爷奶奶又是如何狠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嘴里一口一个“可怜的阿女”。她家的客人听闻也频频点头眼里带着悲悯让我不要客气多吃点。听着她夸张的语气我的脸颊发烫,大脑嗡嗡作响。碗里不见少的肉吃得我发腻作呕,却又“盛情难却”不知如何推脱。

那顿饭无疑是吃得及其痛苦的,难以言喻的难堪、羞耻、委屈、愤怒,以及不知如何处理的无助和无从逃避的恐惧。我不知所措摆不出卑微、高傲哪怕平等的姿态。对于当时那个年龄的我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感觉就像突然被扒光衣服绑在架子上任人观摩,嘴里还被硬塞进血腥的生肉,无法动弹无处躲避。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吃完那顿饭的,本是打算当天在小姨家过夜,也因此和小姨找了个借口要回家。她婆婆听了又是一顿热情的劝说,让我留下来晚上炖鸡汤给我喝。我执意要回家,心知留下来又是怎样一番折磨。临走前她抓着我的手“阿女啊,放假了再来啊,阿婆煮肉给你吃,这女仔真是可怜哦”

我笑了笑,再也不会来了。

从小姨家离开很久,我的脑子里还是一片嗡嗡作响,像做梦一样,一顿饭而已,我未免有些反应过激了。之前还没写完便不小心发布了,可能会造成一些人的理解偏差,有人评论说“至少你吃到肉了”

愿再无人以爱之名伤害你

是啊,我至少吃到肉了,人家也是一片好心,我之后也这么安慰自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确实是难以吃到这么丰盛的饭菜,按理说,我是该为得到一顿“热情的款待”而感到高兴。

可是那个场面我终究难以释怀,它一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恐慌,自我怀疑,自卑和面对所处环境的深深的无力感。

《挪威的森林》里,绿子对渡边说

“嗯,你认为有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可以说没钱呀”

愿再无人以爱之名伤害你

我确实是一个生活在穷苦环境里的人,如果我说我不喜欢,不想吃肉,吃得想吐,那在她们看来是完全说不通的,所以我没有理由拒绝她们为我夹的任何一块肉,所有的推脱都是因为不好意思和客气。但如果我家境优越富足,那么我说我不想吃肉,那就是真的不想吃。我这样穷困的孩子,不但少有说“要”的权利,也缺乏说“不要”的权利。

这件事情给我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当初年纪尚小,对外界是非还做不出合理的判断。内心充斥着羞耻和愤怒,却又不知对方错在哪里,也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样难堪的场面。甚至觉得她们好像是为了我好。在场那么多大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这样不合适或是错的,都在跟着频频点头应和,而我又为什么会感到难堪和气愤?有问题的究竟是我还是她们?

我想这件事情的残酷之处在于揭露了我隐藏多年原本以为不存在的伤疤,她那一句句夸张的“可怜的可怜的”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难过。

在那之前,我对我的生活从未有过质疑。从小父母便外出打工留下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会有期望她们过年回家其乐融融的欣喜,会有他们年后继续离去的失落。但我心底却早早就将这种短暂的相聚然后离别视作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日子确实不算好过,但我却打心底的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从未觉得我和别人有些什么不一样。但那一瞬间仿佛打破了我心中的某种平衡,使我一下子陷于迷茫和怀疑中。

可怜的可怜的,我的生活真的有这么糟糕吗?那些我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不是我这个年龄应该承载的?父母为什么要将我留在家里独自承受这些?又为什么偏偏是我生长在这样的环境?

没有答案的,没人能告诉我。我开始变得悲观无助又常常歇斯底里,和爷爷奶奶发生无休止的争吵。慢慢变得沉默寡言阴晴不定,无法和人好好沟通交谈。最后变得偏激愤世嫉俗,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失望和不满。

我的苦难无关于她,但自那以后,每每从梦中惊醒时,我的脸上总是挂满了泪水。

小的时候总有人问我想不想爸爸妈妈,但我当初总归还是懵懵懂懂的参不清思念的滋味究竟是什么,无非是心底多少有些隐隐约约的期待。

想吧,但究竟是怎么个想法呢?是每天放学回家家中昏暗无人的失落吧;是因为爷爷奶奶吵架不给我做饭的难过吧;是梦中醒来周围冰冷漆黑的恐惧吧……

这是在多年之后我才渐渐明白的,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感觉源于什么,我也以为我周围的大多数同学都和我一样,自己洗衣上学,独自承受所有的欢喜悲伤,无人倾诉无法排解,独自熬过清冷漫长的夜晚。

爷爷奶奶的不管顾,对我的生活极大的疏忽,某种程度上也给我带来极多的空间和自由,我不必因为想去哪个地方玩而有所顾忌,不必因为各种老规矩而有所约束。况且爷爷仅因能力所限,其实也在竭力爱我。学校有关照我的老师,有可以肆意疯闹的同学,我从来不觉得生活糟糕到哪去。可是突然有一天有个人眼里带着悲悯和同情,往你身上强加她“善良”的施舍和你说,你好可怜哦,真可怜,全家都可怜。给我的生活狠狠泼了一盆凉水,带动一群人对我可怜的处境议论纷纷,又举着炽热的火炬凑到我胸前,想要拯救我帮助我。

其实在那之前和之后,我的生活中也多次出现过类似那样的场面。但那次却在我的记忆中格外深刻,就像是米饭里的沙砾,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它来得夸张而突然,而我又恰好开始进入多思多想心思细腻的年龄,对自己的人生即将进行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思考。但这件事情的发生仿佛突然就将我从原本缓和的轨道甩开,让我一下子就掉进悲观无助的泥沼。

如果这件事情来得缓和些,我本可能给它一个平静柔和的拥抱。去主动理解和接纳生活的艰辛和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奈;去体会原谅命运的不公和一些顶着“正义”的名号给我带来的伤害;去以温柔却充满力量的方式与命运抗衡与生活较劲。可是后来我却偏偏用一种偏激无用方式去抵抗这这个世界。悲观、偏执、自卑、孤僻……进入一场长达多年的恶性循环。

我并不是说一切偏执的后果都是由那顿饭带来的,只是从那顿饭开始我的思维我的三观开始出现大幅度的动变。这和我正在步入开始进行深度思考的年龄有关,和我所处的大环境有关,和我本身黯晦性格有关。但这丝毫无法消解那些明媚热情的人以爱之名对我造成的伤害。

爷爷奶奶远近闻名的懒散邋遢,爷爷耳朵听不见,不知晓外界的是非,又生性尖锐,在外面总是企图用泼辣骂街的方式挽回尊严。奶奶生性自私懒惰,永远一副邋邋遢遢的样子,家里也永远脏乱不堪,也不愿帮助子女分担任何,两人在外的名声都很不好。爸爸是独子,生育三个孩子,和妈妈在外打工谋生计,弟弟是早产儿身体瘦小羸弱。因为眼见的不体面,加上日子也确实过得紧迫,便因此被贴上穷苦的标签。

穷苦意味这什么?艰辛、可怜、卑微、渴求、压抑……总之没有一个正确的审视和平等的待遇。没人去看我们正确的喜好和多元的追求,没人去看我们为生活所做的明朗的热气蓬蓬的努力。她们眼见的只有一个扁平的破败的表面,我们的一举一动总是被她们放进嘴里高傲又悲悯的肆意咀嚼。

我从未对乡下的一些人感到鄙夷或是厌恶,深知处于这样的环境她们无法摆脱愚善和庸俗。很多事情并不是选择的结果,它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落到你头上,溶进你的血液里。有时候我甚至羡慕她们的直率和热情,在人情世故中游走得游刃有余,永远冒腾这一股泼辣的野劲。不像我自卑孤僻,所爱所求不知争取。想想又觉得不必,我应该还是更喜欢适度的冷漠和疏离。

我也早已与生活达成了约定与和解,开始以一种温柔的更有力量的方式去化解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和疑惑。走了那么多弯路,总归是要成为一个坚定而有力量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