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自律时我谈些什么
2019-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bueimiamy
彭婆小学 谷静静
什么是自律呢?单从字面来看,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在美国作家斯科特·派克的一本书里《少有人走的路》中,他是这样说的:“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起初,看到推迟满足感这个说法之后,我眉头一皱,心里有一丝疑问,为什么要推迟满足感,提前获得满足感之后人不是才会有自信心,动力和幸福感嘛?直到我看到一个故事,心理医生问患者:“你喜欢吃蛋糕嘛?”患者回答说喜欢。“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医生接着问。患者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那么,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呢?”医生接着又问。患者不假思索的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再吃蛋糕。”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在童年时,从五岁开始,孩子就可以学习这个自律的原则,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如果一个五岁的男孩多一点耐心,让同伴先玩游戏,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享受更多的乐趣,对于六岁的孩子而言,学会吃蛋糕时不先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的可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