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行动·不写就出局

阅读,如何使你成为一个正常人?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213人  xiaojianxu
Baby's blue eyes, 日文:"琉璃唐草",中文:"粉蝶花")

如果你不相信,阅读的重要性,那就没要必要继续阅读这篇文章了。

阅读,一定程度上,就是代表个人注意力的专注力。外界,似乎总是会给每个人带来很多干扰。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使得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太吵了。

我们都想要逃脱,又发现无法逃。公司、朋友、亲人、爱人等,大家都在里边,让你总是无法独善其身。你总得要使用某某 app,某些工具。

当你打开一本书,想要进行阅读时,手机却震动了,某某 app 给你发送了提醒。你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于是,你就打开手机,一打开手机,就有看到了有其他各种吸引人的标题。你一看就是大半天过去了。

当你醒过神来,却发现书一页都还没有阅读。久而久之,你也就习惯了。书就只是被摆放着堆积灰尘而已。

信息爆炸,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各种沟通都是通过智能手机,包括公司的通知,同事之间的交流。你的注意力,就是如此的被碎片化了。我个人本身就特别讨厌,公司的通知是使用微信就行沟通。为什么呢?因为这让我不得不打开微信,去面临各种信息对我的“诱惑”。

最初,使用微信时,我自己也对此疲惫不堪。对此,我注销过了一段时间的微信账号,屏蔽朋友圈动态,删除那些刷屏的家伙。后来,我发现这根本无济于事,因为根本就无法离开得了微信。

社会热点事件

特别是,遇到社会热点事件,各种文章、各种观点在你的眼前涌动,不得不关注。一个事件,就如此之多的观点,究竟哪个观点才是正确的呢?根本无力判断。

如果你不去了解这些社会热点,而身边的人都在讨论,你就变得毫无话题可聊。显得自己鹤立鸡群一样,或者说得难听一点,自己都觉得根本不像正常人。

朋友圈里,N 多的好友都在转发同一篇文章,就算你不去关注,也会被迫看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很多人都只是转发的而已,他们自己本身就没有去认真完整阅读该文章。当我看了心理学之后,才知道这是“情绪劫持”,也就是说他们被别人利用了自己的情绪。

情绪劫持,实现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大众的恐惧心理,以及同情心等。

笨办法的发现

后来,我采取了一个特别笨的措施,那就是彻底跟踪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找出一大段时间块,尽全力去将所有相关的文章都认真看一遍。这个行动给我带来了发现,原来某些家伙就是纯粹的吸引眼球,博取流量。很大部分文章,就是发泄情绪。或者是对某些观点再次演绎,干脆有的就是在歪曲事实,利用人的人性弱点与心理,制造某些东西,到达某种目的。

其实,很多的文章作者也根本不了解原理,他们只是仿效某些大号文章的模式。因为他们都发现某些文章,转发量特别高,那就模仿写一篇就好了。每个人都复制能力,都特别强,那些比较细心的人更是可以发现到这一点。

这几年过来,因为微信的管理愈发严格,这些行为都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信息判断能力

面临着,如此之多的信息,我们每个人都是惊慌失措的。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种失败,我们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是学校却从来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时代教育。

每一个人都需要信息,因为每个判断都是需要信息来支撑。当你没有有效的信息判断能力,自然就无法过滤无效信息,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只能让你不断的在信息洪流中瑟瑟发抖。

这种情况困境下,人又无法脱离,只要有一个信息打扰到他/她。如:父母关心,转发某些自认为的好信息给他/她,他/她就会非常的恼火生气。

只字不差的阅读能力

信息焦虑很恐怖,让一个人根本无法静下来阅读。注意力又在不断的被各种文章大V,娱乐广告收割。他们如同瓶子里面的苍蝇,毫无头绪,看得到瓶口近在眼前,却如同天斩,难以跨越。

要摆脱这种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是的,阅读一本书后,很多会感觉是一无所谓的,干脆后来就放弃了阅读。放弃了阅读,阅读能力就无法成长,因为没有积累就没有成长。

人的心理就是,恨不得读完一本书,立刻就有效果。这是人希望可以立即得到结果的欲望,所导致的。他们都感觉这个世界转动得太快了,快到不立即就要被抛弃一样。

读完一本书,不可能是完全没有收获的,只是没有立即得到的想要的结果而已。

很多人看书,都是在遇到了问题,才会去看书的。他们是为了得到解决问题,而读书的。这会迫使人非常焦虑。他们以为看了书,问题就会消失。可是,这完全就不可能发生。

吃饭,你吃撑了。你也必须要慢慢的散步,或者其他方法,才会让胃去消化。

读不懂就不读了,读了没有收获就不读了,导致了阅读能力根本没有变化。上学那么多年,我们都未能掌握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就是要靠阅读得到的。

拥有了阅读能力后,你才能逐渐形成得到你的信息判断力。没有阅读能力,就无法理解信息,无法理解信息,就无法形成判断力。

给大家看一个我的博客统计数据截图:

说明:一行的从左往右,分别是:文章标题、浏览数、深读数、深度比例。

image

很恐怖的深度阅读比例。那么多人被标题吸了,却没有把文章阅读完整。不排除存在某些人,看了前面的文字,就已经把文章看透了。

这个数据说出一个很多人『意识不到的事实』——只要深度一篇文章/一本书,你的进步就已经【超过 50%的人】

克服信息焦虑方法总结:

1、彻底跟踪一个热点事情

2、只字不差阅读,就是深度你打开的每篇文章。

即使文章是有问题的,看不懂的,你也应该找出该文章的错误在哪里。

3、你要知道人的注意力是有两种的,一种是自上而下,一种是自下而上。

如,工作好苦逼,你明明想要进行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或就是想要做一只猪。摆在你面前的事实,就是你有一堆工作要完成。否则,你就没钱吃饭。想去旅行,可以说是你自下而上的注意力,你必须要知道。

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里克特通过追踪边开车、边发短信造成的车祸案件,研究科技对人的注意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那些让人忍不住会去使用的电子设备和科技产品,比如发手机短信、刷社交网络等,其实都很好地利用了人类的注意力系统。
注意力科学还发现,在人的注意力系统中,其实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在角力。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注意力,另一个是自下而上的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