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蟾”原型人物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02333/6f54be97ce85de92.jpg)
宝蟾,情魅,夏金桂的陪房丫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排名第五位。
宝蟾初见于《红楼梦》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 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只因薛蟠天性是“得陇望蜀”的,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鬟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宝蟾虽亦解事,只是怕着金桂,不敢造次,且看金桂的眼色。金桂亦颇觉察其意,想着:"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如今他既看上了宝蟾, 如今且舍出宝蟾去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我且乘他疏远之时,便摆布了香菱。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打定了主意,伺机而发。…彼时金桂已暗和宝蟾说明,今夜令薛蟠和宝蟾在香菱房中去成亲,命香菱过来陪自己先睡。先是香菱不肯,金桂说他嫌脏了,再必是图安逸,怕夜里劳动伏侍,又骂说:“你那没见世面的主子,见一个,爱一个,把我的人霸占了去,又不叫你来。到底是什么主意,想必是逼我死罢了。”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香菱:“不识抬举!再不去便要打了!”香菱无奈,只得抱了铺盖来。金桂命他在地下铺睡。香菱无奈,只得依命。刚睡下,便叫倒茶,一时又叫捶腿,如是一夜七八次,总不使其安逸稳卧片时。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恨的金桂暗暗的发恨道:“且叫你乐这几天,等我慢慢的摆布了来,那时可别怨我!”一面隐忍,一面设计摆布香菱。…
至午后,金桂故意出去,让个空儿与他二人。薛蟠便拉拉扯扯的起来。宝蟾心里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正要入港。谁知金桂是有心等候的,料必在难分之际,便叫丫头小舍儿过来。原来这小丫头也是金桂从小儿在家使唤的,因他自幼父母双亡,无人看管,便大家叫他作小舍儿,专作些粗笨的生活。…
由于《红楼梦》通行本八十回以后作者为无名氏,由高鹗、程伟元整理,有部分内容与原作者原旨大相径庭,故录入与较符合历史的癸酉本一些内容。
在吴祖本(癸酉本)的结局中,与宝蟾一起的香菱是死于非命,活活被夏金桂勒死:
“忽然一僧一道飘然而来,推开士隐,拽着香菱要带往太虚幻境销号,香菱同父亲扎挣着伸手互抓,皆被僧道从中阻开。香菱不觉哭醒,忽见窗外皎皎月光映着人影团团,不知是那一个,怯生生问道:“是谁在外面?”只见金桂推门进来,冷笑道:“你倒好,躲这里落个清净了,想找人拌嘴都找不到人了,人都说你那宝姑娘多么贤良,我看他却不是好人,横竖你已是没用的人了,不如勒死你,嫁祸你那宝姑娘,却是妙招。”说着,拿着牛筋线扑了上去,可怜香菱挣扎多时,终被勒死。金桂急忙离开。”
历史人物吴国贵的一些人生轨迹:
吴国贵(?-1679年),平西王吴三桂心腹,在关外时期即追随吴三桂征战各地,曾参与对农民军和南明的作战,还曾担任处死永历帝的行刑人之一。1662年,永历帝在缅甸被吴三桂所获。四月,吴国贵作为行刑人之一,用弓弦将永历帝父子等处死。吴国贵在清军中历任章京、总兵、副都统、都统等职,被康熙帝授予二等男爵。吴三桂举兵反清后,吴国贵被先后任命为金吾前将军、大将军等职。吴三桂死后,曾一度总理军务。此后,吴军节节败退,吴国贵退守武冈,遭清军狙炮击中而死。
实际上,与吴三桂、吴国贵一起擒拿故主永历帝的还有一个人,即王辅臣。王辅臣,(?—1681年),别名李辅臣、活吕布(吕布,字奉先,号称“飞将”。),清山西大同人,绰号“西路马鹞子”,本为李姓,明末清初军阀。明末王辅臣聚众起义,后降清,隶属汉军正白旗,授侍卫官职。其曾跟从洪承畴、吴三桂与明桂王朱由榔作战,任援剿右镇总兵。顺治十八年(1661年),王辅臣跟随吴三桂入缅甸,擒获南明皇帝朱由榔,吴三桂对王辅臣像子侄那样重视。康熙九年(1670年)王辅臣晋陕西提督。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不为清廷重用,十二月在宁羌(今陕西宁强)叛应吴三桂,受平远大将军伪职,戕杀经略莫洛,盘踞平凉。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正式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前往陕西讨伐,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在平凉城北虎山墩大破王辅臣,平凉震动。周培公向图海献上取平凉策,攻心为上,招降王辅臣。康熙十五年(1676年)六月七日,王辅臣乞降,康熙帝宽宥其罪,诏复官爵,随图海驻汉中。康熙二十年(1681年)云南平,王辅臣奉诏入京,中途死于西安。王辅臣为人重义,事必躬亲,宽以待人,御下严厉,但有功必赏,有识之士均愿为其效力。
宝蟾与历史人物吴国贵的相互呼应:
1. 宝蟾之“蟾”源于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这蟾蜍是哪里来的呢?是奔月之后的嫦娥所变!见西汉刘安的《淮南子》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 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 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故月宫被称为“蟾宫”;又因月圆如盘,故又被称“蟾盘”或“蟾光”。而宝蟾的名字与夏金桂颇有关合,桂蟾相合则是月亮的别称——蟾宫有桂,桂宫有蟾,形影相随。恶妇夏金桂影射吴三桂(兰国沧海客考证),夏金桂与宝蟾是一丘之貉,吴三桂与是吴国贵也是狼狈为奸的一对搭档,且两人都姓吴。
2. 宝蟾之“宝”对应吴国贵之“国”中含“玉”字,又“贵”为“宝贵”之义,且“贵”与“吴三桂”之“桂”谐音相同,“宝蟾”之名由此而生。
3. 宝蟾,夏金桂的陪房丫头,隐指吴国贵为平西王吴三桂心腹,在关外时期即追随吴三桂征战各地,曾参与对农民军和南明的作战。
4. 《红楼梦》中,还有一个参与了夏金桂与宝蟾陷害香菱的小丫鬟“小舍儿”,隐指王辅臣,辅臣,别名李辅臣、活吕布(吕布,字奉先,号称“飞将”。),清山西大同人,绰号“西路马鹞子”,本为李姓,明末清初军阀。明末王辅臣聚众起义,后降清,隶属汉军正白旗,授侍卫官职。其曾跟从洪承畴、吴三桂与明桂王朱由榔作战,任援剿右镇总兵。顺治十八年(1661年),王辅臣跟随吴三桂入缅甸,擒获南明皇帝朱由榔,吴三桂对王辅臣像子侄那样重视。因“吕布”字“奉先”谐音“奉献”,故“舍得”。绰号“西路马鹞子”之“子”为“儿”,又名“李辅臣,故唤作“小舍儿”。
5. 癸酉本《红楼梦》中,“夏金桂拿着牛筋线扑了上去,可怜香菱挣扎多时,终被勒死。金桂急忙离开。”明示了,香菱(兰国沧海客考证香菱影射永历帝朱由榔,香菱者,“乡陵”也。)是被勒死的,如此,正应了“1662年,永历帝在缅甸被吴三桂所获。四月,吴国贵作为行刑人之一,在吴三桂的授意下,用弓弦将永历帝父子等勒死。”的一段历史伤痕。
6. 宝蟾与夏金桂及小舍儿的组合,即是“桂蟾相合”。“桂蟾相合”是月亮的别称——蟾宫有桂,桂宫有蟾,形影相随。如此,又引申出 “蟾宫折桂”所暗藏的吴刚砍伐桂树的典故,以影射吴三桂及吴国贵、王辅臣擒杀桂王永历帝、最终灭亡南明一事,因为真实历史上的吴三桂就是以砍伐月桂的“吴刚”自喻的。
以上所述,证实宝蟾影射的是明末清初的历史人物吴国贵。
(郑裕波 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