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是一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提起写作,脑海中便想起了有人给写作下的定义:“写作就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虽然是一句很简短的话,但真正理解这句话却耗费了我很长的时间。
第一次听这个定义是在李笑来的写作课上,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心里不觉得一震,心想还能这样解释写作?
写作就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对于这个概念我曾专门写过这样的文章。文章的大意就是写作不仅仅是写作,同时还需要输入也就是大量的阅读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说的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写作,而不去积累素材,总会有写不动的那一天。
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我就不停地去读书,一本、十本、五十本。然而当我读完一百本书的时候,却发现这样的输入并不能解决素材,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虽然读了那么多的书籍,但在写作的时候还是和之前一样写不出让自己心仪的文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之前写的那篇关于写作的文章。写作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
就像加工厂里的生产设备,输入的是原材料,而输出来的是成品。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最核心的就是对材料的加工设备,也就是说在写作的时候对材料的思维加工是最重要的。虽然我知道这一个事实,但是前段时间我比较注重输入,却忽视了对输入材料的加工。
表面上看,虽然也读了不少的书籍,但是在读书的时候基本上都试一遍过。即使对自己的记忆力比较信任,但想靠读一遍就把书中的内容吃透那可以说真的是自不量力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这完整地读上一遍都没有那怎么领悟书的意思呢?
冰心曾经说过运用文字就应像将军打仗一样,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兵。对素材的掌握也应像掌握文字一样自如,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写作形式,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素材,在心理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写作不仅需要素材,还需要有一个熟练运用素材的大脑,更需要一个能够创造性运用素材的思维。
有一句话叫做“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说即使面对同样的一个素材,但是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素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同样面对一个事件或者面对相同的一个素材,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只要把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写出来,那将会是一片不错的文章。
回顾最近的写作经历,慢慢地体会到写作不是机械的去寻找和应用素材,而是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写作把它表达出来。
写作就是一个输入到输出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区和别人不同的是,输入的材料需要经过主题思维的加工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只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