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温柔”而又“坚决”的谈离职?
一位网友给我留言,目前在实习阶段,感觉公司对自己很用心,重点培养,但是自己的规划是打算之后继续读书,所以不知道怎么谈离职?离职原因怎么说?因此有了本篇稿子,继面试技巧之后,谈《如何“温柔”而又“坚决”的谈离职?》
关于离职动机类型,经过调查发现:
只有40%的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非常明确而坚决的认为自己必须辞职;
有20%的人在提离职时是盲目的,不知道自己的规划是什么?也不知道下一份工作怎么找?甚至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离职,也许只是受同事离职的影响或者蛊惑,冲动离职。
还有40%的人在两者之间,属于摇摆不定型,一方面舍不得目前的安稳,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大的发展、更高的薪资或者更好的职位,在提出离职时,心里还抱着一丝幻想,如果公司能给出某方面的条件,自己就留下。
关键词:离职策略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319626-6eea27a49d7e23d1.png)
第一种 40%深思熟虑人群
针对第一种类型,多数在考虑离职的时候,应该也会开始寻找下家,或者已经通过猎头或者其他关系已经找好了下家,最不济也是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规划,而目前的公司的客观条件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这种情况下,基本都希望快速离职,越早走越好。
建议离职方式:
1,从决定离开时开始,清理自己的电脑资料,需要做备份的提早做好(你懂的),在不违背公司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2、提前准备好说辞,尤其是离职的原因,当和公司利益没有明显冲突的时候,大可以实话实说,比如自己打算继续进修,比如打算跨行业尝试,这类个人原因可以照实说。一般来讲这类理由最好够充分,而且不能克服的。
还有一类原因是和公司有冲突的,比如工资问题,比如跳槽到同行业其他公司,尤其是竞争公司,比如制度问题,公司人文环境问题,这类离职理由最好需要处理一下再说,强调个人原因,和主观希望,(怎么谈理由可以参照上一篇文章《面试支招|如何艺术的谈离职原因》)并且最好不要透露下一家公司去哪,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解释和麻烦。
3、面对领导的挽留,第一类人大概一向做事有计划,工作成果一般不错,也会得到领导动情挽留,有些人就怕领导讲情义,一下就手忙脚乱、充满愧疚,其实完全不必这样,挽留只是例行公事,你相信我,领导对于大部分要离职的员工都会挽留,因为这涉及招人成本问题,你别想多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提了离职,按照步骤直接阐述非走不可的理由即可,参照第2条。
关于领导挽留诚意,有可能领导会开出明确条件,比如承诺工资上涨多少,或者某个职位,但是请注意,这些条件为什么在你离开时才说呢?你接受了以后,他会不会就对你有戒心了呢?或者领导这会还是在和你打哑谜,画大饼,既然要走,就啥都别信了。
4、关于离职程序,一般先口头找顶头上司面谈,之后再正式书面辞职,注意面谈离职的时机,要么是趁下班后,要么是趁人少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时,单独找领导面谈,面谈要点:言辞恳切,情理相融。解释一下就是:态度坦诚,多谈感激之情,理由充分,信念坚决。让领导感觉到你要走的决心,也提前堵住他的嘴,不必过多纠缠。
5、离职程序需要悄悄进行,一般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连带列出需要交接事项和计划离开时间列表,和辞职信一同正式邮件给上司,这样让对方放心,表示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另一方面也明示对方自己的离职时间,尽快招聘到新人来接替职位。
6、离职前注意:离职再保密,估计在你提出离职之后马上就有小道消息开始传播,所以离职前最好提前几天通知和自己熟悉的同事,表达情谊,以后保持联络,但是切记不要把和领导谈话之外的离职原因随意散播,更不要聚众议论公司的是非,雁过留声,人走留名,清净的走还是有必要的。
第二种类型 20%的盲目人群:
有个听过我微课的女孩子留言,目前在保险行业某大型公司实习,之前部门领导特别希望来个男性,但是一直没有招到人,甚至原来的男性同事也离职,自己自我评价做的不错,认为应该会直接顶替目标岗位,但是一直没有,有同事打抱不平,于是自己也认为领导不公正,还曾经向上反映,也没有明确结果,问是否要离开?
这属于典型的盲目类型,“自认为”和“同事认为”在职场的评价系统中都不是主导因素,关键在于绩效评估和上级的直接评价,要分清主次,自己明显没有搞清自己的工作到底做的怎么样?这种情况下离职也是盲目的。
所以建议第二种类型的人群,先搞清楚几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离职?离职的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不可改变的,我目前的水平出去可以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冷静下来会不会发现自己有点虚?发现有很多不足,还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能力。
但是盲目离职有一条好处,可以快速的让你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种类型的人可能刚工作1-3年的比较多,情绪比较冲动,对事情的处理有时会偏激。
比如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女孩子,没有任何征兆的,因为领导几句批评的话直接提离职,结果正中领导下怀,当场批了,女孩第二天感觉不对,想收回,但是公司坚决让她走人了。
记住,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自己说出的话自己要负责任。
第三种类型,40%摇摆不定的人:
这部分人群给一点忠告,如果你是想借着离职谈加薪,或者升职,那还是直接点谈比较好,不要加上离职作为威胁。
在对待工作得失上,这类人典型什么都想要,既要安稳,又要高薪,最好还能占个好职位,但是不能什么都是你的啊!总是要做出选择的。
所以就出现了一部分人老是问我工作选择的问题,永远都是在每份工作的得失之间徘徊不定,难以抉择。
怎么做呢?
1、明确自己最想要的工作要素,也就是职业价值观排列,常见的9种职业价值观,做一个排序,最重视的前1、2、3名,最不重要的1、2、3名
工资高、福利好
工作环境(物质方面)舒适
人际关系良好
工作稳定有保障
能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
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工作不太紧张、外部压力少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
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
根据自己的排序,比如:最重要的:1、人际关系良好 2、工作稳定有保障 3、工作不紧张,这样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根据前三个条件基本就可以选出自己要的工作,如果3条比不出来,继续加1条,再比不出继续加1条。
2、两份工作权衡打分制,如果两份工作难以决出高下,简单的价值观排列也不能判断出哪个更好,用平衡单解决,具体做法参照《找工作时,当“前景”遇到“钱景”,选哪个?》
3、寻找自己的支持系统,比如家人、朋友,信任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大家对你的工作有什么看法和好的建议,家庭支持在某种时候会左右你的选择。
4、实在想不通,来找卢老师做付费咨询。(得意脸)
总之第三类人群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考虑的,如果在没有确实想好的情况下,去提离职,估计多数都会被身经百战的HR和部门领导,以各种看似合理而充分的理由驳回,然后对方赶紧采取措施,悄悄的物色备选人,以防止你再次提出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