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贫血,“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我每天吃这么好,又没有贫血,为什么要吃铁剂?“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妊娠期贫血是怎么回事。
妊娠期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高危妊娠范畴。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为30%-60%;据国内研究报告发现,我国的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为32.6%-34.4%。它的“常见”,关乎您与胎儿的健康,早知道早预防。
孕期,为何容易出现贫血?
1、伴随胎儿的生长发育进展,孕妇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血容量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又称“生理性贫血”;
2、妊娠期的营养摄入量不足以支持自身和胎儿的需求;
3、妊娠期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使得大量微量元素流失;
4、孕妇在妊娠期的生理功能发生特殊变化。

一人贫血,两人“遭殃”
“贫血,每年导致全世界数十万孕产妇死亡。”
贫血常与妊娠期毒血症同时存在。即使是轻度或中度贫血,孕妇在妊娠和分娩期间的风险也会增加。
会降低产妇的抵抗能力,易发生感染;
可导致孕妇对分娩、手术、麻醉和失血的耐受能力变差(严重者,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孕妇可能因心肌或胎盘缺氧引发贫血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等;
甚至出现子宫收缩功能异常,致使产后出血,而致产妇死亡…
贫血,连着胎儿一块儿“遭殃”
孕妇骨髓和胎儿在竞争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组织由孕妇运至胎儿是单项运输,因此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但孕妇患重度贫血时,经胎盘供养和营养物质不足以满足胎儿生长所需,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

常见的“缺铁性贫血”?
孕妈对铁需要量的增加是妊娠期缺铁的主要原因…
在妊娠期各种类型贫血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占妊娠期贫血的95%。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也增加,尤其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均可引起贫血。
孕期需要多少铁?
以每毫升血含铁0.5mg计算,孕妇妊娠期血容量增加需铁650-750mg。胎儿发育需铁250-350mg,故妊娠期需铁1000mg。孕妇每日铁的推荐摄入量为25mg。每日饮食中含铁约10-15mg,吸收最高仅达25%,妊娠中晚期对铁的吸收率最大可达40%,仍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每位孕妈妈在孕期都应补充适量的铁剂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出现。

预防功课怎么做?
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出现,不仅要补充适量的铁剂,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妊娠前积极治疗失血性疾病如月经过多等,以增加铁的贮备。
②孕期加强营养,适量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瘦肉等。
③遵医嘱定期做产前检查,并积极接受相关检查。
其它贫血也要注意哟!
巨幼红细胞贫血: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国内报道其发生率是0.7%。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将会造成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早产、胎儿畸形等不良后果。主要预防措施: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瓜豆等食物。
再生障碍性贫血:因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质的缺陷导致造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