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谋远虑,爱子之道——2020年7月高一期末考试下水作文
“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会像他一样。”“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让这些人都有工作。”这两对父母在路遇乞丐时对自己的孩子说的不同的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为人父母,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爱子之心,同样拳拳。然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两相对照之下,孰高孰低,显而易见。后者的睿智,让人为之折服。爱孩子,为他们做好深远谋划,才是正确的爱子之道。
诚然,“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会像他这样。”这样的话语,将乞丐视为一个反面教材,同样也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也无可厚非。而且,这样的做法,或许也是不少父母的选择。只是,他们没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引导孩子。
相比之下,“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让这些人都有工作。”同样包含着对孩子的无尽的期许。较之前者,更是激励孩子,不仅立足于自身的发展,而且,要为他人,为大众谋取幸福生活。这样的父母,眼界开阔,心胸宽广。这样的期待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我想必然也是一个充满正能量、温暖的人。因为,他的心中还装着别人。真的,我想为这样的父母鼓掌:爱孩子,不仅鼓励他成材,更是期待他成长。为孩子的将来做深远考虑,这才是正确的爱孩子的做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对赵威后如此说道。不正是触龙这份为子女做长远打算的心思,深深地打动了赵威后吗?这真诚的话语,让她猛然意识到,自己不该囿于肤浅的爱子深情,而应该为儿子做长远考虑。唯有如此,“一旦山陵崩”,自己的孩子才能立足于国家。身为父母,总会有老去的一天,不可能永远庇护着孩子。让他们去跋山涉水,去经历风雨,他们才能成长起来,才能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只有道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著名慈善家、爱国华侨陈嘉庚说:“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无独有偶,文学家高尔基也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深明大义的触龙、赵威后如此,明智的孟母为孩子的教育三次搬家的故事,自是不必细说了。还有,梁启超、傅雷……等等,许多优秀的父母也都是如此。
反观当下社会,有些父母的做法,实在是不敢苟同。举着“爱孩子”的旗帜,娇惯他们,纵容他们。一旦孩子犯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没有限度地宽容。正因如此,孩子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我爸是李刚”、李双江之子事件……这一系列诸如“坑爹”之类的事情才会不断地上演。
诗人纪伯伦在《致孩子》中写到: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迟早有一天,他会走上社会,去面对他的人生。
眼中有光芒,心中有温情,脚下有坚定。这样的孩子,一定是我们期望的样子。
为人父母,为孩子的成长做好长远谋划,这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