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物赋形的生活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制定读书计划,晒读书体会,这是正能量,是好事。但是一周读多少本,一月读多少本等等就不好了。所以,我发文来说说我的看法,看书要有随物赋形之法,生活也是。
古人云,文无定法,随物赋形。意思是,写文章没啥固定的方法,核心是要根据事物实际情形,用现在说法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李白,白居易等等那些伟大诗人是将内心情感与看到的美景结合,写出传世名句。雕玉师傅是根据玉的形态和瑕疵处巧妙设计作品的形态,随物赋形罢了。
读书也是一样,你一个月读100本书,我真是佩服你的惊人阅读量和读书速度,但脑子里留下多少感悟不敢恭维。读书是随着自己兴趣和志向去读,随着自己阅读能力和生活状态去读,读的书是重点,读的数量能代表什么?同样一本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存在个性差异,他们对书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就是大自然的美,有时读者的感悟超越了作者本人,这就是抛砖引玉。所以说,我们不要刻意追求读书的数量,有的书要读一辈子,有的书要反复多读几遍,有的书一眼看穿没啥价值,索性弃之,商业化的运作,滥制了很多充满噱头和华美包装而无实质内容的书,难道你也要泥沙俱下?读书如饮食,精神食粮要有品质,否则你会精神中毒的。饭尚荤素搭配,七分饱,难道读书就可以逼着自己大满贯啊。鲁迅说过,文章写不下去了,别硬写。读书也是,有时读不下去了,别硬读,停下来歇一歇,再读就有不一样的体验。读书是根据个人能力和状态随物赋形的,状态好的时候不要停,状态不好的时候放一放。
生活也是如此,好多人都在说自律。自律不是硬整,自律也是张弛有度,随物赋形的,看个人到底吃不吃得消。我们做啥事要有理性的思考,要有自我审视和反思,没有绝对好的事,物极必反。过分在意计划,就会执念计划,计划是工具不是目标,任何计划都不是一次性就做出来的,要有检视与修正。那种20年赶英超美的计划很美,但是超出我们的状态,违背客观规律。我们不要攀比任何人,人与人均不同,看到基因差距、生活环境、时势造化等因素,你就不那么去比较结果了。我们只要跟随我们的生活环境做到随物赋形而已,在个性的基础上活出你的个性美,就是成功了。
随物赋形的生活吧,别那么机械的用力,用你的睿智和努力写出你的生命华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94664/c3b60b26cbe61b8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94664/fafa33149b4838d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94664/880871c35a4340a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94664/5115768b2cbfe0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