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计划书房就是我的全世界每天写1000字

TED|群体性孤独

2017-11-24  本文已影响169人  哆啦A梦暗恋红雨

01

我们在一个技术发达的时代,人手拿一部手机,和别人联系着,或工作,或学习,或游戏。现在和朋友联系,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还需要打电话,还需要见上几面,大概是视频通话代替了许多,方便了许多,但是我们的感情真的比从前好吗?我们的朋友,到底是微信好友的百分之几呢?

从前,想给一个人问候,会打个电话,会冲动去找她/他说一句我想你了,现在呢,有了邮件、微信,更为方便的通信方式,人们精心地编辑着给对方的问候语,一键群发,可以同时给很多朋友一个及时的问候。后来慢慢地这种群发泛滥后,人们开始在朋友圈提到某人,公然秀恩爱或者分组可见表白。

演讲者收到来自女儿的短信

这一代的年轻人,出去吃个饭,一起玩手机,明明在同一个地方,心却处于不同的地方,每个人对这个饭局的期待点都不一样,大家都觉得只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那一部分就够了,其他都是无聊浪费时间。或者说上课、听讲座,反省一下,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听完一节课或者一个讲座了呢?这期间,总有不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就倾向于求助我们的手机,这个神奇的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关注我们想要关注的地方的机器。又或者说和家人相处时,每次回家之前都安慰自己说,回家后一定要好好陪父母,但是回到家后,依然玩手机刷淘宝,把在工作学习中累积的所有放松时间都移到了家里,和父母说上几句话,也只是在餐桌上,而那餐饭,是父母在你玩手机的时候精心准备了好久的。在路上,看到一些父母,一只手牵着孩子,另一只手看着手机,地铁上也有父母是抱着孩子,自己还在玩消消乐的,孩子会怎么想呢?

大家在放任科技操纵自己,科技已经发达到能够控制人类的地步了,而且还是渐渐地改变了人类活在这个世上的方式。

02

我最近反省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真的感到很颓废,记录自己在手机上每个软件的使用时间,自己都在干些什么,无疑,都在微信页面,一打开手机就是微信,我们真的那么离不开微信上的那些联系人,那些扑面而来的信息,那些诱人的朋友圈吗?

确实,比起真实的面对面交流,很多人倾向于能在微信解决的事情,就不必面谈了。我有过类似的心理历程,当我需要完成一个任务,第二天需要和我的partners当面讨论,我害怕自己没有在讨论中提出好的ideas,害怕自己因为思路短路而没有明白过来他们在说什么,不想自己在别人眼中变成一个没有想法没有贡献的人。而在微信上,另一个平台,看到一个问题,有时间给我缓冲,我可以慢慢编辑我的答案,不会的也可以请教别人可以上网查询一番,不至于像面对面那么尴尬。

我们在慢慢地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害怕最终有一天,见面时,不知如何开始一个conversation。我们利用科技,打造一个自己想呈现的理想模样,分享朋友圈,发邮件微信,这些足够我们思考怎么样展现自己才是最佳,即使不好,也还有机会删除,修改,润色或者撤回。这样,别人眼中的我们,都是通过精心修饰的我们。

比起说话我更愿意发短信

03

对于群体性孤独,我观察到的世界是这样的:地铁上每个人都在看着自己的手机,或者是游戏,或者是微信,或者是电子书,还有可能是工作。我想,是这些电子设备,让人们越来越忙碌,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

因为这样,人们在聚会时也不由自主地玩手机,在玩耍时,也在玩手机,回复别人的信息,虽然一群人待在一起,但是都是个体在做着自己的事情。也许,每个人内心都有那么一刻,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我需要找个地洞钻进去避免尴尬,而手机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地洞,我们努力在这个地洞里去和别人产生联系,去刷刷自己的存在感,明明和一群人在聚会,却和另一群人聊天。

我们很经常会发信息给我们的朋友,但是呢,却没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会话,更别说是当面的了。短短的几个字,或者有时候只是突然想起,发了个在吗?然后再也没有后话。很多时候,为了转移注意力,我们不得不看向我们的手机,因为别人都在看手机,你一个人看风景,难免会尴尬。

当我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是确实会看一些大家都会看的东西,比如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找朋友聊天等等,会刻意找人聊天,希望自己的微信里总是有未读信息,如果没有也要强行制造,不然大家都在忙于回复信息,自己却悠悠地发呆,这得做尴尬。

也许,发信息,我们避免了真实交流中说不出话来的尴尬,我们有时间和空间,去组织自己想说的语言,还可以有收回自己说过的话的机会,可以认真地将语言编辑成我们想要的模样,而不是谈话中的不可控性。大概是这样吧,技术,可以成就我们,想要的样子。

04

ted的演讲者说,现状是,我想要和别人分享,所以我要想出 一个想法来。然而之前是我有一个想法,我想要和别人分享。大概是这份自我存在感的优越性越来越强了吧。

我们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经常发布朋友圈,水群,做出一切可以让别人关注自己的事情。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等待别人的回应,不断地刷新去看有没有关于自己的信息。

我们因为要发朋友圈,要发信息告诉朋友今日状态,所以我们去做了某件事情,比如去哪里玩,吃什么,和谁,拍个照,打个卡,终于有素材和别人分享了,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现状吧。

05

no one is listening

我们无法否认,我们都很需要一个可以无条件倾听自己的人存在,这个人可以理解我们,可以照顾我们,可以好好听我们说话,看到一篇推文说:你在一边玩手机,我在床的另一边哭泣。我感觉自己是有过类似经历的,当朋友和我在一起,但是却是心在何处的时候,我会感觉到很伤心的吧。但是又不得不理解。这大概就是事实。

我们和手机分不开的原因是手机可以让我们不用独处,手机可以以任何方式让我们和别人保持联系,避免孤独。因为手机,我们对面前的人期望越来越少,也不敢轻易打扰。

期望、越来越少

有个工作者如此说,我感觉我在公司没有同事,因为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忙于发邮件,工作,玩手机,你不敢轻易去打扰他们,因为他们的状态也告诉你,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当然,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是如此想的,请不要打扰我。在大学的课堂下课时,大家都默默地拿起手机,继续看着上课前没看完的微博、微信、淘宝,没有人会空下来和你出去教室外面走走,或者玩笑几句,更别说探究一下上课内容了。

我们正处于这种群体性孤独的状态,我们渐渐地被手机改变了。

06

独处成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而少有人花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情愿花大量的时间去和别人碎片化、浅层的聊天,也不愿讨论一点点关于内心深处的感受,大概那是个雷区。

学会独处

人是脆弱的,我们被一个虚拟的世界吸引,来治愈我们。这正是我们需要利用技术让我们回到正轨的方法,我们去控制技术,而不是技术控制我们。

我们简单地认为总和别人保持联系就能让我们不那么孤单。但是这是有风险的,因为事实恰好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够独处,我们会更加孤单。而如果我们不能教会我们的孩子独处,他们只能学会如何体验孤独。

在未来,我们需要重视并且培养独处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