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科学之心理学初探
河北工业大学法学系 李晨
曾拜读社会学泰斗涂尔干著作《自杀论》,书中对自杀者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刻而到位,此书便是学生接触心理学之始。自《自杀论》始,对于自杀倾向,从个人对自杀倾向情绪的体验角度来看,是当事人受暴力之结果、是反驳无力对此无可奈何的沉默,因为压抑的暴力倾向无处发泄等原因,对本身产生出了自残、自杀的想法,用结束生命的方式达到结束痛苦或其他目的。因此推断,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客体将是宏大而重要的,关乎生命与健康,社会与秩序。
除社会著作外,学生对心理学知识接触的另一来源是古代哲学。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莫过于“我是谁”,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读印度史时,心理之研究在这一古文明中甚为显著,在佛教学说中,在印度的古老典籍《奥义书》里面,在印度古老的神话故事里面,人们就在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在解锁答案的过程中,印度宗教哲学的方法论涉及到“神判”、“神罚”,即禁忌等神之惩罚,大部分是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禁闭。相似的是,诸多法哲学著作记载,在古美洲的部落中,其哲学理论多数涉及神明,依赖神明之力量为心理动力,祈祷往往可起到“兴奋剂”的作用。
往往零碎的知识难以整合为体系,但亲身体验会感到这个学科的巨大力量。
外出求学者往往离家甚远,难免都会有孤独之感。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被他所处的关系所造就的,没有关系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质需求,缺少交流,人便缺少最需要的物质,就会像花一样枯萎。但人不可能不独处,不可能永远处在群体交流状态中而没有自我交流,从更深的层次说,孤独也是人的本质特征。
大学中的交友并非易事。因此处理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学生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是带有偏见性质的,形成这种偏见有许多原因,例如生活习惯,家庭环境,民族地域差异等。大学学生生源地来源不同,在许多重点大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北方学生对于他们听不懂的南方方言给人感觉和外语差不多,当他们对此发表评论时,可能会使敏感的南方学生感受到地域上产生的孤独。
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得不同学生产生了学习层次的区别,课堂签到的日益形式感就是最好的证明。许多同学来上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点一个名。举个例子,有位学生由于某种原因缺课,其理由并不足以说服老师,老师仍坚持他算旷课,他就死缠老师,总之软磨硬泡让老师不算他旷课。十分明显的功利性,让很多学生对这种行为十分反感。而这种愈来愈重的功利性,也更为加深了平常上课认真的同学的孤独感。
另外一种例子就不得不谈大学生活中点击率最高的活动——恋爱。性格的不同是大学生的择偶观分类一种重要标准,性格影响审美,影响大学生的爱情取向。有一小部分人谈恋爱并非想找一个适合自己一生相伴的人,而更多的是考虑对方是否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事业有帮助。抱着一种“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与异性交往,往往只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甚至只是为了性的激动与放肆,这样愈加看淡爱情重要性的趋向,不利于正常生活学习。而又有一部分人的爱情是固执的,不理性的。示爱失败终结后的失落感或失恋的痛苦,往往会让一些不理智的青年做出出格的事情,做不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洒脱与现实,只会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无法自拔。
大学生必须要强调责任感。责任远大于爱情,责任的承担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尺。
上述事例可以相对准确地证明,心理学是人们生活身边的科学,是一门实用而奇特的科学。而心理学的应用也在当代大学身边。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始于200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即为: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当前每个人都可能出现低落情绪,学习压力大,家庭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这种情绪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学习、饮食、睡眠等,从而发展成抑郁症。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确保学习与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腾出空,去生活!”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口号,各种各样的压力已经不能让大学生转变会自己“学生、青年、主人”的身份,而更多体现出的是迷茫和自私,甚至功利。可能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空空荡荡,一无所有,只是反映躯壳和世界的影子而已。王阳明认为,既然人总要选择一种念头去做,人应当听从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即真善美,去做事,按照这样去做会感到幸福,幸福就会感到强大的动力,也会感到强大的愉悦感,“良知自然知是知非。”人对自己奋斗的目标要有高度的自觉,只要经过自己的实践认准的事,就应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必苛求自己没有一点失败,其实,自由与奋斗才是自我实现最好的伙伴。
幸福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