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随想集–前言

2020-02-27  本文已影响0人  流年旅人

今天新建了一个《听书随想集》,与《岭南赋闲随话》一样,是写给自己的东西,不急着去写内容。两者都如这个随字一样,随便的题材,随便的格式,喜欢的诗词,金句,好文摘抄下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尽量的不去用口水话表达,但实在是词穷的话,倒也无妨,有想要说的内容在里面,就够了。后面哪时再翻出来,想到了更好的说法,再做更正。错别字什么的也无所谓,除非自己看着恶心。

《岭南赋闲随话》的“随”,着重那一刻的想法。走在路上看到猫打狗,有意思,记下来;简书上看到优质作品,哇塞,棒!开篇文字舔,分析分析笔者的思路,抄抄描写手法;偶尔脑子里蹦发点奇思妙想,嗯,以后说不定能用上,写,再傻的想法都写,这么弱智的想法都敢写下来,那之后每一篇的作品对自己来说都是进步。

而《听书随想集》呢,是因为自己习惯于听书,每次听书时,感觉有很多自己想表达,想总结的东西。苦于自己也不是名人,说话没人听,当然也没什么深度,于是开个专栏,写给自己看。平日里听书有所想所感,当时喜极而泣,过了之后可能就快忘得一干二净了。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是,虽然脑子忘了,但潜意识记住了,某一天忽然遇到类似的使用场景时,一定会灵光乍现。就像《倚天屠龙记》中的一个情节,张三丰大问张翠山:忘了吗?
没忘。
再练!
忘了吗?
没忘。
再练!
这下忘了吗?
已忘记一半。
再练!
现在忘了吗?
全忘了。
如此反复,至大功告成。

但事实上,张翠山忘招的先决条件是,得先记住,然后才忘。张翠山的忘,是融会贯通的身体的每一处,可以大拇指动弹一下的姿势都成了一个招法。我的忘,是真忘了,挨完打以后,才想起来之前学过一招。

听得多了,看的多了,知识就像乱丢在衣柜里的衣服一样,久了之后,很难再拿出下面的衣服,得去不停的翻。再久之后,可能都不记得还有这么一件衣服。所以,这个专栏是我整理知识衣柜。

随想的精髓在于散打,取自家乡名人的散打评书。指本来在说某一件事,说着说着收不回来了,说到其他地方去了。听书笔记的所思所想也需要不断的思维延展,所以什么取题立意,什么文以载道啥的来这儿就不作数了,畅所欲言,说到哪儿算哪儿。

胡言乱语,当作本专栏开篇前言,能看到这儿的朋友大概就知道本专栏之后的文字水平层次,跟街边喝酒侃大山的水平不相上下,可能还稍微差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