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了,总是要说点什么的
今天,是七夕。
小时候听牛郎织女的故事,总觉得三观有那么一点不正。一位“憨厚”的放牛娃,被受其恩惠的神牛指引,在仙女沐浴的泉水边偷走了织女的衣服。仙女们发觉有人,纷纷穿好衣服逃回天上,只有织女不敢出水,尴尬四望。牛郎出现,还了衣服,织女感恩,主动嫁给了放牛娃。
你看这个故事它不能细想,因为越是琢磨越是不善良。
你把我的衣服还给我。
嫁给我,要不你就别想要衣服了,耗着吧。
…………
直到长大后看了南朝梁殷芸的文章,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才觉得这种安排似乎合理得多。
当然,这也仅仅能说明故事得前半部分勉强说得过去,但后半部分就是妥妥的恐怖故事了。
不信,你自己细思一下:
天帝震怒,抓走了织女。牛郎骑着神牛拼命追赶,苦苦哀求。最后王母划下天河,约定他们每年可以在鹊桥相会一次。
于是,每到七夕,都有痴男怨女遥望天河,说:他们今年终于又可以见面了,然后再彼此说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类的情话。
但是,但是,但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对吧。
仙女是不会老的,对吧。
但是人是会老的,对吧。
你想象一下,三十年后,织女站在鹊桥,对面走来了一个面容枯槁、行走困难的老头。
你感受一下织女的心情。
…………
其实在北宋之前,这一天往往是被称为“乞巧节”的,原是众多女孩祈求上天能够赐予自己一说如织女般的巧手。到了北宋,商业发发达,便有那聪明人偷换概念,提出了与爱情挂钩的“七夕节”,于是“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男孩女孩的购买热情几乎挤爆了服务器。
嗯,这么一想,双十一……
果然历史是有传承的。
年轻时,感情总是热烈的,于是七夕就成了男生女生互诉衷肠、表达爱意的最佳时刻,山无棱这种话可能太是拗口,现在一般都是较为直接的:
天塌地陷,山崩海裂,也不能把我们分开。
明天我想去看电影,等了很久了。
嗯,明天预报有大雨,改天吧。
……
到了一定年龄,会慢慢体会到,真正的爱情不仅是一次热烈的誓言,更是一场金风玉露的憩息。
有你在侧,有期可期,相思未旁落。
“你累了吧,歇会吧。”
“没事,再往前,就是我们当年初遇的那个小亭了。”
“这你还记得?”
“我写纸上了,怕你问……”
两情若是长久时,便会是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