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年中的8760小时》:失败的黑锅,该不该由意志力来背

2022-06-26  本文已影响0人  康康2022

人人向往成功的鲜花掌声,然而冰冷的事实是,站在灯光下的成功人士永远只是少数的佼佼者。我们究竟缺少了哪一环?热爱?运气?勤奋?贵人?还是坚持?

在排除了种种之后,也许你会和我一样,将眼光锁定在“坚持”这两个字上面——坚持日更,坚持阅读,坚持每天五点起床练英语口语,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扪心自问,我进步了吗?成功了吗?离成功的距离更长了,还是更短了?这时候也许有人走过来,好心地告诉我们重复得还不够——日更100天不够,得1000天,10000天,将时间拉到更遥远的未来。

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成功所需要的这种长期地、不懈地坚持是反人性的,时间、精力、热爱这些珍贵的东西,无怨无悔、日复一日地百分百投进去,却日复一日地0产出0变现,撤退就成了很多人自然的选择,于是这些人不免心生哀怨,为什么别人能坚持,我不能?我意志力不够!就这样,意志力成功地背上了失败这个黑锅。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还是我们误解了“成功”的公式,误解了“意志力”,赋予了很多它所不能承受的期望?

在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小时》这本书里,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意志力就像一个人的精力一样,都是有限的,坚持就是成功的实现,除了意志力,更需要配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成功=方向*方法*努力”,他的这个论断,让我深受启发。

在读张宏杰教授的《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之前,我曾将曾在出仕为官、带兵打仗、修身治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统统归功于他异于常人的意志力,几十年如一日,近乎于变态似地对待自己——每一天,每一个举动,脑子里闪现的每一个念头,都反省、总结,我不由地感叹,“臣妾做不了”,我的意志力库存不足。

经过艾力的提醒,我突然顿悟到曾是如何做到几十年如一日。

首先,与同时期的儒学大家共同学习,相互挟持,彼此监督。人总是追求轻松愉快,学习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和一群人泡在一起就不一样。

一方面在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我们比较容易看清自己的真实面貌,同时内心深处的竞争意识不知不觉就被激发出来——我一定要超越他们。

曾就任京官的十几年,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将自己固定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不允许自己掉队和偏离目标。

另外,写公开日记和家信,也是曾国藩重要的自我管理工具。

和常人不同,曾的日记里没有小秘密,他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写就的家书,有可能被后人传阅,他选择把自己的思想、行为置于众人的目光之下,谦虚、坦然地接受来自挚友、亲人的意见和指点,这是曾的开放之处,高明之处,成就之处。

强人兼圣人尚且需要借助外力,借助工具和方法,我等凡夫俗子更是如此。

最后,我想说的是,努力不是一切,意志力不是万能的。有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努力和坚持才会成为成功的助推剂,而正确的方法和方向,它可能源于某位老师、榜样,也可能源于我们常年累积的经验和判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