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我和我的小苹果——生命之初
儿子突然对我看的一本书感兴趣,还说了赞赏的话:这本书还不错!妈妈,你看完先别还,我也想看看。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他一向不怎么喜欢我看的书,而他喜欢的历史、探险类我也兴趣不大。好奇心急剧膨胀,赶快发问,原来是书中一篇题为〈读《水浒》的小孩〉文章吸引了他的眼球。
洗漱完回卧室,他已经拿着那本书看着,见我进来就告诉我他已经看完了其中的哪几篇哪几篇,然后把书递给我示意物归原主让我继续。我刚打开,他又凑过来说:“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看行不行?”
“当然行啦!”我愉快地答应,“不过,我刚开始,还没看到你刚说的那几篇呢”。
“没事的,妈妈。你看哪都行,我只是想和你一起看”
我们肩并肩开始了:
秋天的黄昏,叶子铺得满地,厚厚一层美丽的金黄空荡荡的枝桠映着清冷的天空,彩霞的颜色从错综的枝桠缝里透过来。小河的清水流着凉凉的声音。
妈妈骑车载着华安往回家的路上,看见一道古旧斑驳的小木桥,横枕着悠悠的流水,心里有点凄凉,于是侧脸对华安说:“小桥——”
“小桥——”安安用脆脆的声音回答。
“流水——”
“游水——”
“人家——”
“鸭鸭——”
“古道——”
“五道——”
“西风——”
“蜜蜂——”
“瘦马——”
“狗狗,妈妈你看,狗狗——”
脚踏车上两个影子,沿着小河渐行渐远,渐渐融入了天的颜色,就看不见了。
篇幅很短,一眼扫过去感觉好多乱七八糟没有关系且无主题的词占了不少地方,如果优优说不喜欢,我就照顾他先翻跳过去看后面的,我心里是这么想的,并没有做声,只是看着。很快就读到引号里的词儿,我们竟不约而同地读出了声音,而且非常默契地从词语部分再读一遍,优优“咯咯”地笑个不停,很显然是被华安七拐八拐说不上妈妈的音儿逗乐了,我边笑边说:“流水——” 优优很配合地学着 “游水——”
“人家——”
“鸭鸭——”
“西风——”
“蜜蜂——”
…… ……
入戏不要太快哦!只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骑着脚踏车驮着一个刚刚咿呀学语的娃娃,碾过落叶,沿着小河渐行渐远……只一瞬间,我的记忆就穿越到九年前若干相似的场景:家人一遍遍示范着,吐字清晰,声音停顿都堪乎完美,耐心更是了得,优优嘟嘟囔囔说着,很虔诚很用力的样子,却总是拐出特别的发音,让人感到可爱又可笑,正如文中的华安。
“玉门——”
“木门——”
“老虎——”
“摇虎——”
“姥爷——”
“咬爷——”
“好冷好冷——”
“豪饮豪饮——”
…… ……
我曾以为忘了,不料记忆如此顽固。我把这些讲给儿子听,他非常兴奋,一遍遍地学。还说“妈妈,我小时候说话和这个华安特别像啊”
“是啊,小孩刚说话时都是这样的”
“那我现在怎么都能说对,你是怎么教我的?”
“你就没几个词能一下子说对,我哪能教的过来,逗你玩玩就再不管了,刚说话娃娃嘴tu,都那样,反正过上一段时间就自然说对了……”
“嘿嘿……呵呵……妈妈你给我讲讲我小时候,什么都行”
看看表已经十一点啦,我答应他第二天一定讲,他才不太情愿的闭上眼睛又睁开:妈妈不许骗我……
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我和儿子的专注、默契少有的一致,我们心灵交融,我们精神放松,我们心情愉悦,我们带着期望进入梦乡。 这是我平日里刻意追求的,却在不经意间垂手可得。一切源于这篇《黄昏》的文字,简短、真切、素面却深情的文字,只因它为我们还原了生命最初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