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or谋杀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暂时摆脱高压学习的束缚,走进理想的大学校园,开启人生更华美的篇章了,想想都为她们开心。
可是,未来两天的考试能否顺利,成绩是否理想,填报志愿能否可心,而最终的结果,又能否让学生,家长,老师以及所有人觉得满意而幸福?我心中却突然有一块乌云飘过。
乌云不会完全遮住太阳,总会有阳光投射出来。高考后,会有很多孩子因为成绩理想而走进心仪的大学,甚至是开启改变命运之旅。
可是,乌云偶尔还是会遮住太阳,整个世界似乎都失去了光芒。高考后,一部分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难以承受心灵和社会各界的压力,最终选择自杀。乌云只是遮住太阳一阵子,而生命的陨落却让一个家庭黯淡无光一辈子。
看了下文,也许你会和我有同样的心情
自杀or谋杀冷冰冰的数据
据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其中数据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较上个世纪相比,青少年自杀率提高了60%。
触目惊心的案例
高三复读女生高考失利跳楼身亡
2014年6月24日是查询高考成绩的日子,各批次录取分数线随即公布。合肥一位考生疑因成绩不理想,查得分数几小时后,从27楼坠落。
海口一高三女生高考后跳楼 家人哭声不止
2015年6月24日19时40分左右,海口一高三女生在龙昆北路某小区内坠楼身亡,疑似因高考成绩不理想。
内蒙女考生跳楼身亡 高考学生心理疏导需加强
2016年6月7日15时06分,乌拉特前旗公安局110接到报警称:有人要在紫东建材城跳楼(后调查系本人报警)。经调查:跳楼女孩赵某某,系乌拉特前旗五中高三(1)班学生。6月7日上午参加了高考语文科目考试。
难道,只有我们国家面临高考自杀率逐年升高的问题吗?不,令我们吃惊的是,很多亚洲国家在高考后,都会迎来魔咒般的自杀季节。
印度
根据印度卫生部的数据,该国每年都有超过2000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自杀——2009年2010人,2010年2479人,2011年2381人,2006年更是高达5857人。
但《印度时报》称,这些只是官方数据,真实情况可能更惊人。警方人士透露,孩子因考试压力而自杀的事件经常不为人知,因为心理受到创伤的父母希望保守秘密。
韩国
据韩联社报道,从2010年起,该国高度竞争的教育制度连续数年成为导致15~24岁年轻人死亡的最大原因。经合组织(OECD)研究发现,韩国11~15岁的学生中,超过一半在日常生活中压力很大,自杀人数在30个发达国家中最多。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对教育和考试的过分关注往往是罪魁祸首。
看过这些数据和案例,是不是让人心惊胆战,倒吸一口冷气,背后冒凉风?
让我们在还原下惨案的现场
影片《夏洛特烦恼》是一个喜剧电影,经典的高效台词还有演员的夸张表演,至今都笑点不断。
比如那个老大爷问:“你找谁?”“马冬梅”。
大爷:“马啥梅?” “马冬梅”
大爷:“什么冬梅?”“马冬梅”
大爷:“马东啥?”“马冬梅”
最后一盆凉水从楼上泼到大爷头上,气的跳起来,大喊一声:“马冬梅,你……”
这个场景现在想想还觉得搞笑。可是里面还有一个场景,不知你是否记得。他们的同学高强,高考后成绩很不理想,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回家后又被父母埋怨:“一天天就知道上网。”于是,悲剧的一幕发生了,他纵身一跃跳下楼,就再也没有起来。
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同样有一个揪心的情节。
毕业典礼前,一个学生拿着快要完成的无人驾驶飞机去找院长,问他什么时候毕业,他想告诉爸爸。
他高兴而焦急的说:“我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家里人都以我为骄傲,爸爸说他和乡亲们要坐火车来看我。”
院长直接拨通他爸爸的电话。电话那段,一个穿着简朴,家居简陋的老男人正在干着农活。听到院长电话,起初很开心,接下来,就是放声的哭泣,苦苦地哀求,最终变成了无声的呜咽,那绝望的眼神似乎看不见未来的一丝光亮。
还记得院长冷冰冰的说:“尊敬的先生,我很抱歉的通知你,您的孩子不能毕业,他没有完成毕业设计,很遗憾的通知您,您和您的家人都不用来了。”
那个学生拿着他设计的飞机苦苦哀求,他急促的说着飞机的用途和他设计的理念,乞求院长在多给他几天时间。后来又哀求到,家里条件的困难,如果他不能顺利毕业,他父母会活不下去的。
院长毫无表情的说:“我儿子今早在火车上掉下来,摔死了,我还是照常来上班。”
那个学生绝望的把飞机扔进垃圾桶,也许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终将迈向死亡的命运。
当兰彻看到这一幕想要帮他,偷偷完成后面的设计,想给他一份惊喜时,最终拍到的,却是他自杀的一幕。
在大雨倾盆的葬礼中,他的爸爸抱着棺木绝望的哭喊着。兰彻大声的质问院长:“尸捡报告显示是自杀,可是,有没有一部仪器可以检测到他死前的心率,还有他所承受的压力。如果有,那他就不是自杀,是谋杀,是被你还有残酷的教育制度谋杀的。你还想用这样的制度谋杀多少人?”
自杀or谋杀
是啊,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
从字面意思,所谓自杀,就是自己选择结束生命,和别人没有半点关系。
那么,我们不妨在问一下:“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刚出生的婴儿会自杀吗?学步的孩子也会自杀吗?可是年龄越大,自杀的几率就开始出现了,究竟是为什么呢?”
好好的年华,为什么选择自杀?抛开孩子基因的先天遗传性,最主要的,就是学习的压力和内心的崩塌。
那么,这些么压力又是哪里来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的存在。我们跟社会上的人,事,环境,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以说,人之所以称为人,就说明了他的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社会组成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这样说来,自杀,还和别人没关系吗?它和身边的所有人,甚至整个社会体系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哀,莫大过于心死。人只有在绝望的时候,才会去选择死亡。生无可恋,死亡便成了最理想的归宿。
太多时候,家长,老师,社会让孩子背负了太多的压力,而高考,成了压死骆驼那最后一根稻草。表面上,我们谴责的是高考,是高考制度让孩子失去的生命,可是,压死孩子的,仅仅是高考吗?它只不过是很不幸的充当了最后一根稻草罢了,而真正的元凶,是十几年来各种制度的不健全和价值观的缺失。
价值观的缺失
德
我问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是什么?”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的孩子说:“最开心就是不写作业,天天玩手机,打游戏。”说好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估计有的孩子还会睁大无辜的双眼,问道,周恩来是谁。
八零后的人们应不陌生,我们小时候总说的一句口号:“要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说好的全面发现呢?估计现在剩下的,只有“智”了吧。
我们不排除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做了很多的德行教育,但也不否认现在社会化的道德危机。
在这种四二一的家庭结构里,有多少家庭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又有多少孩子在两代人的宠溺中变成自私自利的小公主,小皇子。
如果他们真的从德性出发,真的为父母着想,就会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明白这一点,至少她们不会选择自杀。
如果再深入点,她们知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她们就不会如此厌倦学习,反而会更努力,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光宗耀祖。
姑且不说“智”了,感觉他已经将当下的教育填的满满的。
体
我们再说说“体”吧,粗浅的就说说体育课和一些体育活动吧。每个学校都有操场,很多的橡胶跑道修的很壮观。可是有多少孩子,每星期都可以正儿八经的上几节体育课?
小学估计还有,初高中就很少了吧!我上学的时候,体育课基本都被三大主科占据了,唯一的体育锻炼就是课间操,还有下课趴桌子睡觉。
再说说体育活动吧!我小的时候,下课小伙伴一起跳绳,跳格子,丢沙包,跑大城,捉迷藏,几乎都是户外的体育项目。
现在的小朋友,下课几乎每人抱一个手机,即使没拿手机,也在看别人玩。户外活动,更是少的可怜。
也许有人会有人会说,时代在发展,以前小时候穷,没有条件,现在不能跟当时比。
抛开物质,那么我们看看结果好了,以前我们上高中了,近视眼也没有几个。现在的小学生,不近视的没几个。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没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户外训练,直接危机的就是孩子们的健康。
体育活动还有很多好处。比如长期运动的人不但会身体健康,还会心态乐观,处事积极,有很多的交际圈。纵使做到困难,出去运动下,流点汗,心情也会很释然,不会钻牛角尖。
虽然没有相应的调查数据,到我个人觉得,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自杀的几率一定会比不爱的少些。
美
佛说:“众生皆苦。”既然生命多苦恼,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活在这个世界上?
答案就是:“美,还有爱。”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一个悲观的厌世者,和一个乐观的求生者,这个世界给予他们的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山川河流,草木星辰,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只是在接收的过程中,悲观的人只看见了黑夜,而乐观的人却看见了黑暗后的黎明。视角不同,所以导致了她们不同的命运。
作为父母还有老师的我们,最应该培养的,就是让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一颗感受爱的心灵。
除了学习,生活到处都是美。当然,沉浸在学习中,感受学习带来的自我提升和进步,本身就是一种美。
大自然的一切,都很美。春花,秋月,夏荷,冬雪。虽然花会落,纵使雪会融,但这正是宇宙变化的力量,明年美依旧会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等。
生活中的情,也很美。父母对你的亲情,小伙伴儿的友情,还有你对艺术品的雅情,小动物那种关切之情等。当学习觉得枯燥时,不妨转换下频率,从学生的角色中暂时走出来,去感受下你在其他角色中的情感。想来也会缓解压力吧。
音乐的美,建筑的美,文化的美,风景的美,食物的美,服装的美,还有我们每天看到的水,他也很美。不信,去看看《水知道答案》吧!那里面美丽的水结晶图案,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所以想说,当你明白,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你能充分融入生活中,去感受所有的美好时,那暂时的痛苦,又有什么不能逾越的。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高考失利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劳
五一是国际劳动节,这无不在诠释劳动的重要性。那么,当下学生中,真正能体会到劳动快乐的,我估计屈指可数。并不是他们不肯,而是从小就丧失了劳动的机会和技能。
咱们不妨做个小调查,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能够自己洗衣服的,整理房间,收拾书包的,能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够做饭的,能帮父母做家务的有多少?我觉得答案会少的可怜?
一天,或者偶尔这样做的肯定很多,但是能经年坚持的,就凤毛麟角了。
父母总认为,学生,只要把学习学好,其他都是次要的。再苦,再累,那些和学习无关的事,都由我们来做。就是在这样思想的不断循环下,孩子们被父母培养成一个个超级巨婴。
劳动的丧失,最直观的一个影响,就是孩子不知道感恩。因为他体会不到你每天给她洗衣,做饭,做家务有多辛苦,她们会认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还有就是他们不会珍惜你的劳动成果,她们会把衣服随意一丢或者把房间弄的很乱。
最主要的,我觉得他们会丧失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家庭的责任感。其实简单的劳动往往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将来有一天,他离开父母能够独立生活的资本。而在家里付出一份劳动,他会更有价值感,会觉得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而被需要着。想想这样一个孩子,又怎么会轻易走上自杀的道路
潜在的危险
所有的自杀数据和案例,是已经不可挽救的事实,那么生活中,又有多少学生在学习压力下而精神崩溃,抑郁,或者走在自杀的边缘。这些潜藏的数据估计更会触目惊心。所以想说:“防微杜渐,逝者已逝,生着珍惜。”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让这个世界,少一份伤害。
家庭的幸福感
到教育,很多人会想到老师,学校,教育体制,考试制度。当很多悲剧发生时,这些也成了众矢之的。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不该忽视的一个地方,就是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教育的源发地,补给站,还是终生学校。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
有一次我问孩子:“你们觉得家里幸福吗?”令我吃惊的是,孩子们说:“不幸福,我爸妈总吵架。或者说,我爸总玩游戏,或者说,我爸总喝酒,还很晚回家,我考不好,他们就训我,还打我……”
父母试想一下,在孩子没有上学前,你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母慈子爱?可为什么上学后就变得鸡飞狗跳?虽说不能全都归咎于学习,但不可否认学习是很大的诱因。
并不是说学习不重要,而更多的是希望家长可以权衡跟孩子之间还有家庭之间的关系。如果学习变成父母跟孩子的导火索和定时炸弹,那么迟早会成为家庭的隐患。
所以想说,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内,找到一个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找到一种最好的家庭相处模式,应该会大大的减少孩子的压力同时增加家庭的幸福感。
如果家庭变成孩子幸福的港湾,那么她们无论在外面遭受多大的打击,都会想着回家躲一躲,以保证暂时的安全。可怕的是有一天,孩子觉得无处可躲,无路可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会做出虐心的举动。
后记
当然啦,以上只是晓依的一家之言,也难免有观点片面,措辞不严谨的状况出现。唯一希望的是,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给考生一份爱,一份宽容,一分理解。让他们当下沉重的负担。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微笑面对。
十八九岁的年纪,你们正是如花般的年龄,加油吧!只要努力,只要坚信,幸福永远在你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