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六国论》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31人  闲天信步

  苏氏父子二人苏洵、苏辙各论六国败亡,苏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苏辙:“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读苏氏父子的《六国论》便可见一斑了。

  同是分析六国败亡的原因,父子俩各有各的讲究。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六国的子孙不牢记先人祖辈创业的艰辛,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方寸之地。秦国一来进攻,为了一朝一夕的安稳,如弃草芥一般双手奉上玉帛城邑。奈何这对贪得无厌的秦国犹如抱薪救火,奉繁侵急,破灭早已成了定局。至于不赂者如齐、燕、赵国,也都在那些赂者的影响下,亲附秦国,行刺秦王,冤杀良臣名将,不战自败了。

    由此可见,面对强敌,六国非但没有谨慎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反而一味地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吓倒,白白放弃了本能战胜的可能性。苏洵一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不仅对风雨飘摇中的北宋,便是对现如今的我们也不能说没有警示意义啊。

  而苏辙则认为六国灭亡是因为不知天下大势。从地理位置上看,韩、魏是齐楚燕赵四国抵抗秦国最好的屏障,可四国却为了蝇头小利,背盟败约,轻易丢弃了韩魏两国。这样一来,秦国顺势收服了韩魏,自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肆意东侵,最终六国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盘好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看来成大事者,必得目光远大,有谋略,有规划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虽说父子两人立论各有偏颇,但也各有千秋,角度独特,逻辑清晰,论证严密,结构严谨。

  当时北宋局势,北有契丹,后建辽国,西有西夏,虎狼环视。北宋政府未能及时抓住时机,整顿吏治,富民强兵,礼天下贤才,审视天下大势,外御强虏,内修法度,休养生息。虽以天下之大,却不断地割地求和,终导致“靖康之耻”,偏安东南一隅,“隔江犹唱后庭花”,令后人痛之惜之,“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后人哀之,尚需鉴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