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
今天看了部电影,讲了个剧作家失去灵感,后来在压力和各种机缘巧合下段时间内创作出了一部成功的剧本。整个电影都是很紧张的节奏,看的时候一开始都搞不清楚剧中剧里面那些人物的角色,我都有点想放弃不想看了,但还是有始有终的看完了,觉得剧中的作家真是了不起。
我其实小时候就有个当作家的梦想,小的时候我爱看书,渐渐地也就热爱上了文学,也渐渐有了那方面的灵感,上初中的时候学语文就特别有感觉,学着觉得轻松简单还特别有趣味,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凭着感觉能够一气呵成一篇不错的文章,能得到个高分,那时候那种感觉给了我自信,我就盲目地觉得我的灵感一直都会存在,甚至当我的灵感不在的时候,我还觉得总有一天我的灵感会回来的。
过了很多年,我才从内心接受自己变得平庸的事实,平庸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让我变得更加忠于生活和现实。但我不想一直平庸下去,作为一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改变自己的能力,于是我就希望自己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的一生那么苍白。
去年坚持到现在日更了三百多天了,很快我就能坚持日更一年了,这算是我坚持一件事情最长的了,原来坚持一件事情总觉得很难,现在想想不喜欢的事情坚持当然就是痛苦了,但是做热爱的事情坚持就是件自然而然愉快的事情了。
就比如原来做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一想到第二天还要去到那个讨厌的地方做不喜欢的工作,面对不喜欢的老板和同事等等,就觉得特别煎熬,特别痛苦,一天都待不下去的感觉。后来找了一份喜欢的动作,就会期待着第二天继续工作,心情愉快,一天时间也过得又充实又愉快,只是好景不长,由于很多原因我自己也失业在家。
我现在也不再想着出去找工作了,我自己没有什么技能,就算放低要求随便找份工作也不是不行,但就是家也顾不了了,孩子也顾不上管教了,权衡了一下还是保守在家全职。全职的时候就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想了几个晚上就想到要不自己写点什么,就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教小白如何创作的文章还看得真不少。
但总结下来,就是输入和输出,输入就是多看书,让自己肚子里有墨水,输出就是多写多练,多看书,多思考,多练习就能让写作水平提高。这点我自然小的时候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还看了不少免费的视频教程,也会看很多作家访谈录,更多的了解作家的那些写作思路等等,我觉得可能会对我的写作有帮助。
关于日更写作快一年多了,我觉得我的进步肯定是有点的,至少能写通顺流利了一些,但是在日更这些日子来看我觉得没有碰到灵感这种东西,反正每天都是自说自话,在自己小我的世界里徘徊,不然自己也不知道写什么了,我觉得还是自己练得不够多,还需要多看书,尤其是写作是个长期漫长,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也不急,慢慢地一步一步来吧,我其实从写作中已经得到很多好处了,至少我辅导孩子作文,我觉得不是件吃力的事情,至于灵感的事情就顺其自然吧!